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农村肺结核病人治疗前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阳市85%的肺结核病人在农村,农村肺结核病人特别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治疗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本地区结核病的控制效果,并与肺结核病的流行密切相关。本次调查以富阳市农村涂阳肺结核病人为对象,于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对治疗态度的调查,探讨影响病人得分的因素,评价结核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以探讨适合农村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微创动力髋螺钉(MIDHS)与传统动力髋螺钉(CDHS)固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6年4月~2009年2月,本院应用微创技术与传统技术行DHS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并获得9个月以上随访119例,其中M IDHS组51例,CDHS组68例,手术方式为C臂X光机引导下行骨折闭合复位、微创DHS固定或传统技术行切开复位DHS固定。所有Evans不稳定型骨折均同时于DHS头钉近侧放置1枚防旋松质骨螺钉。结果119例获得平均22.4个月(9~40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在骨折功能复位率、内固定位置满意率、严重并发症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等各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若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及内固定位置满意,微创或传统技术行DHS固定均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而微创DHS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总结应用微创锁定钢板固定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固定股骨远端C型骨折46例患者的完整资料.骨折按AO分型:C1型6例,C2型22例,C3型18例.开放性骨折12例.手术方式为:直视下复位并临时固定股骨髁部,采用间接复位技术以锁定钢板桥接固定于股骨干.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6 min,平均失血量284 mL.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24.8个月.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3~6个月).7例发生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按HSS评分标准评定:优26例,良18例,中2例,优良率95.6%.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固定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及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适用于股骨远端C型骨折中各亚型骨折的固定.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标准锁孔技术行胸(腹)腔镜下脊柱内固定的技术难点及对策。方法2004年7月~2005年9月,我院对6例T5~L1椎体病变采用单肺通气、胸腔镜锁孔技术,行病灶椎体切除减压、髂骨或钛网植骨、Z-p late钢板或CD-Horizon固定,其中结核2例。2例L2~L3结核采用腹膜后不充气入路腹腔镜锁孔技术,行病灶椎体切除、髂骨植骨、Z-p late钢板固定。结核病变术前抗结核治疗3周,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半年。结果8例施行病灶清除及椎管前壁减压,7例行Z-p late钢板内固定,1例行CD-Horizon内固定。髂骨植骨5例,钛网植骨3例。手术时间6.5~12.6 h,平均8.7 h。术中出血量250~1 800 m l,平均950 m l。Cobb角矫正5°~18°,平均12°。8例随访时间2~13个月,平均7.4月,5例伴神经损伤者功能恢复1~2级(Frankel分级),1例T7转移性腺癌术后6个月钛网植骨未愈合,Cobb角丢失4°。结论采用标准锁孔腔镜技术进行T5~L3椎体内固定是可行的,手术关键是入口准确定位,节段血管处理,椎管前壁切除等技术难点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
目的总结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结合防旋螺钉固定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3月采用DHS结合防旋螺钉固定中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6.4(50~78)岁。根据骨折移位程度(Garden)分型:Ⅱ型23例,Ⅲ型36例,Ⅳ型9例;根据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18例,经颈型36例,基底型14例;根据骨折两端的关系(Pauwels)分型:Ⅰ型14例,Ⅱ型7例,Ⅲ型4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骨密度检查:骨质疏松29例,骨量减少30例,骨密度正常9例。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骨折后DHS固定,同时于DHS头钉近侧植入1枚防旋螺钉。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行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本组闭合复位56例,切开复位12例;平均手术时间44(30~100)min,平均失血量85(60~200)ml。术后3 d时复查X线示骨折复位满意64例(94.1%);内固定位置满意62例(91.2%)。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3(4~20)d。骨折愈合65例(95.6%),愈合时间平均5(4~6)个月。本组发生严重并发症9例(13.2%),其中3例为骨折复位不满意者,7例为PauwelsⅢ型骨折,占本组PauwelsⅢ型骨折患者14.9%(7/47):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1例,骨折不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伴AVN 1例,AVN 4例,骨折愈合后行内固定取出后股骨头塌陷2例。62例获得随访,平均26(12~60)个月。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优40例,良12例,中6例,差4例,优良率83.9%。结论 DHS结合防旋螺钉固定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6.
有限元分析在骨折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骨折治疗理论要求寻找能真实反映在体骨力学特性的模型,以便提高生物力学实验结果的价值,指导临床工作中减少对骨折部位的应力干扰,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传统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其中包括:应用动物或人离体标本模型与人在体骨有较大差异;不能获得标本内部的应力变化;实验结果受标本个体差异、设备条件、实验者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涉及髋臼顶的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017年髋臼后壁及髋臼顶骨折的36例患者,观察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结果骨折复位按照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24例,复位满意10例,复位欠佳2例,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固定愈合,内固定无松动,骨折移位2例,髋臼顶再骨折1例,评定关节功能参照Epstein标准,关节功能优22例,良8例,一般4例,差2例,结论涉及髋臼顶的髋臼后壁骨折不仅需要解剖复位,还需要对髋臼顶进行坚强的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