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高危因素、药物敏感率和临床转归,为临床诊治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110例次MRSA,按照科室分布、标本种类、药物耐药性及临床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MRSA主要分布于ICU、神经内科、干部科,感染主要来源于痰液、手术切口分泌物、皮肤创面分泌物,分别占68.2%、11.8%和8.2%,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敏感率为0,对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呈不同程度耐药,对替考拉宁、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和喹奴/达福普汀敏感率为100%;在ICU 90%以上的MR-SA感染患者为年龄80岁以上、侵入性操作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在非ICU病房则以住院时间长和接受手术者居多。结论 MR-SA感染多发生于有多个基础疾病和高危因素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应加强对MRSA的防控,且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株产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徐丹  江荣林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75-1376
目的探讨生大黄粉灌肠对无创加压鼻面罩机械通气腹胀的疗效。方法将80例呼吸衰竭使用无创加压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并发腹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生大黄粉灌肠。观察治疗前后腹围、肠鸣音、急性生理评分(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7d后,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围、肠鸣音、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生大黄粉灌肠改善无创加压鼻面罩机械通气腹胀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3.
江荣林 《浙江医学》2021,43(13):1372-1376,1394
肠道微生态显著影响机体全身免疫系统及各脏器功能,尤其是与邻近的肝脏更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肝脏疾病影响肠道微生态,肠道微生态更是明显影响肝脏疾病的进程,当微生态失衡时可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伤。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将改善肠道微生态作为治疗肝脏疾病的靶点之一,本文就肠道微生态改变对各类肝脏疾病的影响及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以治疗肝脏疾病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对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每组24只.采用气管穿刺注入感染法制作大鼠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模型.分别于接种后的第2,4,6天分批处死动物,分别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胸腺细胞凋亡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leaved Caspase-3、Bcl-2和Fas的表达.结果 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胸腺细胞凋亡增加,凋亡指数和胸腺细胞Cleaved Caspase-3和Fas表达水平升高,Bcl-2表达水平下降.感染组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凋亡指数和胸腺细胞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持续增加,胸腺细胞Fas表达水平在第4天达到高峰,胸腺细胞Bcl-2表达水平持续下降,而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动态变化.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可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增加,其机制可能与Bcl-2表达减少和Fas表达增多有关.不同凋亡调控途径在肺炎不同时期对凋亡的影响亦有所不同,Fas的作用在肺炎第4天后开始减弱而Bel-2的作用继续增强.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neumonia caus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 on apoptosis of thymocytes in rat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A total of 48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random number) divided into 2 groups, 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n =24) and the infection group ( n = 24). The pneumonia models of rats were made with 0.3 mL Klebsiella pneumoniae suspension administered intratracheally per animal. On the 2nd, 4th, and 6th day after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 of bacteria, 1/ 3 of the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sacrificed and 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 EL) method was used to assess the apoptosis of thymocytes. The expressions of cleaved Caspase-3, Bcl-2 and Fas in thympcytes of rats were detect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On each interval, apoptosis index of thymocytes, and the expressions of Cleaved Caspase-3 and Fas in the infection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 while the expressions of Bcl-2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s more time consumed, the apoptotic index of thymocytes and the expressions of cleaved Caspase-3 in the infection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 expressions of Bcl-2 declined gradually (P < 0.05), but the expressions of Fas reached their peak 4th day after infec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ynamic changes in all above mentioned variables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Pneumonia caus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n lead to the increase in thymocyte apoptosis in rats. The mechanism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Bcl-2 and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Fas in thymocytes of rats with pneumonia caus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 The different apoptosis regulation pathway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different phase of pneumonia, that the effects of Fas decrease 4th day after pneumonia, while the effects of Bcl-2 increase furthe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ICU脓毒症患者45例和健康对照20例,患者被诊断为脓毒症后的第1、5和10d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CRP、脂联素浓度,使用稳态模式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脓毒症组第1、5和10d的血清脂联素浓度分别为(4.82±3.29)、(5.15±3.41)、(4.97±3.21)μ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81±2.70)μg/ml(P均〈0.01)。脓毒症组各时间点血清脂联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血清脂联素与BMI、FBG、FINS、HOMA—IR、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II评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与CRP无显著相关。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且与HOMA—IR及APACHEⅡ评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危重症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时对不同肠内营养(EN)制剂的影响。方法:选择机械通气的高血糖危重症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病人用EN制剂能全力,治疗组病人用EN制剂瑞代。第3~10天内给全量EN支持,达到完全EN[83.68 kJ(20 kcal)/(kg.d)],观察两组病人EN治疗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第10天的24 h平均血糖、总热量、总胰岛素用量和血浆清蛋白(ALB)水平。结果:两组各有2例病人出现胃肠道潴留和腹泻而被剔除本研究,其余均能达到目标热量供给。两组病人EN治疗后第10天的平均血糖、总热量、血浆ALB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病人EN治疗后第10天总胰岛素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时不同EN制剂的选择对胰岛素的需要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希  廖吕钊  江荣林 《浙江医学》2018,40(8):895-898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TJ)蛋白在肠道黏膜屏障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受损会导致细胞间的通透性增加,肠腔内的细菌、毒素等物质可穿透肠黏膜而进入其他组织、器官或循环系统,发生细菌或毒素移位,导致疾病。目前,肠上皮细胞TJ蛋白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对于TJ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的探讨也更加深入。本文主要阐述肠上皮细胞TJ蛋白的组成、功能、信号调节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凝血功能障碍是脓毒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贯穿其整个病程。近年研究~([1-3])表明,纠正患者异常的凝血功能是治疗脓毒症的一个新思路,但单纯西医治疗改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还十分有限。随着对脓毒症中医理论研究的深入,中医疗法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日渐成效~([4-5])。本研究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  相似文献   
19.
入住ICU的患者由于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合并急性并发症致免疫抑制,以及高危的腹部外科手术、高龄、各种导管的留置、广谱抗菌药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等危险因素的存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病率逐年增加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以曲霉菌为主的丝状真菌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91.4%和5.9%。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入ICU后血糖、胰岛素浓度、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动态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严重脓毒症患者36例和正常对照20例,根据脓毒症后28d后的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n=20例)和死亡组(n=16)。回顾分析各组第1天、第28天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浓度,使用稳态模式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8)。结果严重脓毒症患者入组后第1天FBG、FINS浓度及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β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46、5.64、7.07、6.73,P均〈0.05)。生存组与死亡组入组后第1天FBG、FINS浓度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而HOMA—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13、4.43、5.49、4.70、6.85、3.60、5.02、8.96,P均〈0.05);生存组第28天FBG、FINS浓度及HOMA—IR较第1天下降,而HOMA-β回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71、2.72、4.06、2.47,P均〈0.05);死亡组FBG和HOMA-IR高于生存组,HOMA—β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46、2.82、2.97,P均〈0.05);而FINS浓度与生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P〉0.05)。单个脏器功能不全患者FBG浓度、HOMA-β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分别=1.95、1.66,P均〉0.05);多个脏器功能不全患者FBG、FINS浓度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而HOMA—β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10.18、5.19、7.58、14.96,P均〈0.05)。APACHEⅡ评分与FBG、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分别=0.68、0.50、-0.66,P均〈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存在IR,其中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FBG浓度、HOMA—IR及HOMA—β可作为判断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转归,预后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