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陈烨  毛辉 《华西医学》2010,(11):2124-2124
1病例介绍 患者男,84岁。因反复意识障碍1年余,加重1个月,突然晕厥3次后清醒半天,于2009年10月1日入院。1年余前,患者轻咳后会出现晕倒伴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持续几十秒后自行缓解,发作期间无明显心悸、头晕、头痛、视物旋转、凝视、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等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对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后小鼠皮肤创面的修复作用和皮肤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方法 使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照射小白鼠背部经过脱毛处理的皮肤,激光照射后在创面外敷康复新液,每天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情况,并在术后10天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皮肤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一例表现为进展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过敏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过敏性肺炎患者资料,结合检索到的282篇相关文献,总结了过敏性肺炎的诊断手段,治疗及预后不良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女,45岁,个体经营者,因...  相似文献   
7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以免疫抑制和免疫无能为特征的淋巴细胞群,FOXP3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一个特征性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外周表达和功能维持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并影响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调节性T细胞或其相关基因的干预也许会成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诊断尖锐湿疣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81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接待的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再将观察组81例患者中的尖锐湿疣初发患者30例设为初发组,尖锐湿疣复发患者51例设为复发组。入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3 mL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6含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血清TNF-α和IL-6含量变化,观察组组内所分的初发组和复发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变化,及TNF-α+IL-6诊断方法学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于TNF-α和IL-6单项检测。结论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降低,TNF-α+IL-6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坤草芪莲汤对消渴病并发尿微量蛋白患者疗效及对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消渴病并发尿微量蛋白患者2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n=70)、对照组(2)(n=70)和治疗组(n=70)。对照组(1)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2)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坤草芪莲汤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气短懒言及失眠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整体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观察组、对照组(2)、对照组(1);治疗后24 h尿微蛋白排泄量、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平均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观察组、对照组(2)、对照组(1),内生肌酐清除率由低到高为对照组(1)、对照组(2)、观察组。结论:坤草芪莲汤治疗消渴病并发尿微量蛋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肌酐水平,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保护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77.
毛辉 《中外医疗》2014,(31):20-22
目的探讨双髂内动脉球囊闭塞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剖宫产联合双髂内动脉球囊闭塞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需要再次手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及下肢静脉栓塞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髂内动脉球囊闭塞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中应用,能够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8.
毛辉 《当代医学》2014,(25):68-69
目的 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龙山县人民医院7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心率(HR)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后的SBP、DBP及HR指标分别为(121.35±10.28)mmHg、(83.54±13.28)mmHg、(86.68±8.54)min,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9.54±11.12)mmHg、(89.98±13.67)mmHg、(96.34±9.3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而对照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更佳,能有效稳定患者的血压与心率指标,且不易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云南省艾滋病病毒(HIV)不同流行地区孕妇时艾滋病(AIDS)的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开展宣传教育、阻断母曼垂直传播自愿咨询、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省、地区、县不同地理分布,孕妇HIV感染率高、中、低的4个地区孕产妇为调查对象,用问卷调查表收集关于AIDS,特别是母婴垂直传播有关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资料。结果 4个地区共调查780名孕产妇,其中641人听说过AIDS,占82.2%,有关三种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55.0%一83.7%,但73%的孕产妇认为日常生活中共餐、接吻、握手或入厕等会传播,37.2%的人对婚前姓行为的观念表示接受,77.2%一81.8%的孕产妇认为婚检及产前检查中应加入HIV检测,91.4%的孕产妇愿意医生为其提供有关HIV知识宣传;83.6%一84.5%孕产妇愿意接受人工流产术、剖腹产及降低垂直传播的药物治疗。62.1%的孕产妇认识到安全套可预防AIDS传播。结论 孕产妇对AIDS的认识比较低,但愿意积极参与降低HIV垂直传播的工作。应加强预防AIDS宣传教育,特别是尽快在重点地区探索开展降低孕妇HIV垂直传播的工作,以预防AIDS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80.
益肾健脾方对中重度慢性肾脏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方对慢性肾脏病脾肾气虚证3,4期(CKD 3,4期)肾功能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0例CKD 3,4期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益肾健脾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次,1次/d;维D2乳酸钙片,0.16 g/次,1次/d。益肾健脾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肾健脾方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每月对脾肾气虚证进行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Ca、血清磷(P)、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和瘦素(LP)水平。结果:益肾健脾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52.5%,优于对照组30%(P<0.05);益肾健脾组BUN,SCr和24 h Upr比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益肾健脾组Sc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3个月益肾健脾组脾肾气虚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益肾健脾组血清Ca高于对照组,iPTH、血清磷P和BG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P和LP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P<0.01),益肾健脾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肾健脾方能改善CKD 3,4期患者肾功能,并对骨代谢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