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40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4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肝小静脉闭塞病2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历1患者,男,50岁。因腹胀50天于2005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60天上腹部软组织挫伤,次日开始煮食“新鲜土三七”,共1周,总量约1kg。50天前出现食欲不振、上腹胀痛,伴尿黄。26天前检查腹部超声提示腹水,21天前检查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2.
胰腺癌的诊治是世界性难题,糖类抗原CA19-9对于胰腺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其他肿瘤标志物比较,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最常用的胰腺癌的标志物。但其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尤其是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及在Lewis a阴性基因型患者中的假阴性,极大限制了其作为胰腺癌诊断标准的应用。因此,血清CA19-9水平的升高需结合影像学及组织学证据,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63.
64.
10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预后,并探讨其误诊原因.方法对10例EG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黏膜型EG患者常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可有腹泻.肌层型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可有腹痛、便闭.浆膜型以腹痛、腹胀、腹水为主要症状,可伴恶心、呕吐、低热等.外周血和骨髓中嗜酸细胞计数明显增高(0.425±0.215,0306±0.025),以成熟型为主,其变化随症状的有无而增减.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正常,IgG可下降.腹水为渗出液,可见嗜酸细胞.内镜表现多为黏膜片状糜烂和水肿,以胃窦、十二指肠和回盲部明显,活检可证实大量嗜酸细胞浸润.激素治疗可在1周内迅速缓解症状,并使嗜酸细胞恢复正常.病情可有反复,但预后良好.结论EG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嗜酸细胞、腹水嗜酸细胞,尤其是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5.
食管结核的内镜所见和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食管结核的胃镜所见和临床表现 ,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中日友好医院 1 7年经胃镜检查发现的 1 0例食管结核 ,并复习国内 2 0 0 1年底以前文献 1 2 7例。结果 :1 0例患者中位年龄 3 5岁。病变位于食管中段 7例 ,上段 1例 ,下段 2例。主诉吞咽困难或吞咽阻挡感 5例 ,胸痛 2例 ,消瘦和腹部不适 3例。6例有既往结核病史或伴其它部位活动性结核。胃镜表现溃疡 6例 ,其中 1例伴窦道形成 ,狭窄 2例 ,隆起性病变 1例 ,假憩室 1例。 7例经内镜下活检病理确诊 ,3例抗结核治疗确诊。 1 0例均经抗结核治疗痊愈或缓解 ,无一例手术。结论 :食管结核约 70 %发生于食管中段 ,内镜下常表现为溃疡、狭窄和隆起 ,易误诊为食管癌和粘膜下肿瘤。内镜下活检结合抗结核试验治疗是诊断此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6.
胃癌与端粒酶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黏膜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66例胃癌、30例萎缩性胃炎及2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端粒酶活性,以尿素酶法及病理组织学方法检测Hp感染.结果端粒酶活性检出率及Hp感染率分别为:正常胃黏膜10%(2/20)、35%(7/20);萎缩性胃炎36.6%(11/30)、43.3%(13/30);胃癌89.5%(59/66)、66.6%(44/66).被检标本的二者检出率随病变加重而增高.Hp感染标本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比无Hp感染者高.三组资料χ2检验优势比,胃癌组OR值=6,提示Hp阳性者的危险性是Hp阴性者的6倍,有显著性差异.但不论有无Hp感染,其端粒酶检出率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正常胃黏膜标本中有端粒酶活性检出的标本均有Hp感染,而从胃炎及胃癌标本中检出的端粒酶阳性标本有60%以上有Hp感染.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参考指标;Hp感染可激活端粒酶,加速胃黏膜损伤,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7.
68.
69.
目的:明确国人胰胆系罕见、少见疾病与其他胰胆疾病的关系,提高胰胆系疾病的检出率。方法:分析1984年5月-2001年1月间成功行逆行胰胆管造影1061例,其中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胰胆管合流异常、乳头旁憩室等胰胆系罕少疾病160例。结果:胰胆系罕少疾病占15%(160/1061), 单病种的检出占0.09%-6.22%。胰胆系罕少疾病中约60%合并其他胰胆疾病。结论:胰胆系罕少疾病同时合并其他胰胆疾病的发病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