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刺人参的蒽醌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颂  梁华清 《中草药》1998,29(4):222-223
从东北吉林长白山区产五加科植物刺人参茎、根的氯仿萃取物中分得4个蒽醌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大黄酚(chrysophanol,Ⅰ)、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大黄素(emodin,Ⅲ)和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Ⅳ)。4种成分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也首次在五加科植物中发现蒽醌成分。  相似文献   
12.
刺人参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许颂  梁华清 《中草药》1998,29(9):586-587
前已报道[1],从五加科植物刺人参QplopanaxelatusNakai中分得4种蒽醌类化合物。我们继续报道从本植物中分得的另外7个化学成分,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紫丁香苷(syringin,Ⅴ)、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Ⅵ)、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ito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Ⅶ)、豆甾醇(stigmasterol,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二十二烷酸(behenicacid,Ⅹ)、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acid,Ⅺ),其中Ⅵ、Ⅷ和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从浙江产木防己(Cocculus trilobus DC.)根中获得四种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Ⅰ~Ⅳ,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证明分别为异木防己碱(isotrilobine,Ⅰ)、木防己碱(trilobine,Ⅱ).N-氧化异木防己碱(isotrilobine-Ⅳ-2-oxide,Ⅲ)及N-去甲基木防已碱(nortriiobine Ⅳ).其中Ⅲ为一新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鉴定景洪哥纳香化学成分。方法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IR,NMR及MS光谱分析法确定结构。结果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羟基-7-苯基-2,6-二氧双环[3,3,1]壬烷-3-酮(Ⅰ)、10-氨基-4-羧基-3,8-二甲氧基菲-1-羧酸内酰胺(Ⅱ)、10-氨基4,8-二羟基-3-甲氧基菲-1-羧酸内酰胺(Ⅲ)、β-谷甾醇(Ⅳ)和β-胡萝卜苷(Ⅴ)。结论分得的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化合物Ⅲ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输血传播病毒(TTV)是一种新型病毒,因其结构与VB19病毒相似,可能影响胚胎发育,造成流产或新生儿异常。在不同人群中普遍存在着TTV感染,包括正常人群、献血员、静脉毒瘾者、各型肝炎患者、血液透析者等。我们对224例健康孕产妇的静脉血、乳汁及其新生儿脐带血标本进行,TTV检测,以探讨孕产妇这一特殊人群的感染率及其在母婴间是否存在着相关传播关系。  相似文献   
16.
黄花远志根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黄花远志(Polygala arilata Buch-Ham.)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光谱(UV,IR,MS,1HNMR,DIFNOE和13CNMR)解析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I)、1,7-二羟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II)、1,6,7-三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II)、对羟基苯甲酸(IV)、远志醇(V)、豆甾醇(VI)、豆甾醇β-D-吡喃葡萄糖甙(VII)。其中,I和II为新化合物,VI和V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I~II有抑制醛糖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皮橘果皮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从东北吉林长白山区产五加科植物刺人参茎、根的氯仿萃取物中分得4个蒽醌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大黄酚(chrysophanol,Ⅰ)、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大黄素(emodin,Ⅲ)和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Ⅳ)。4种成分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也首次在五加科植物中发现蒽醌成分。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保护知识产权形势的发展和药品专利法的实行,长期以仿制为主的我国医药工业将受到很大冲击。估计在2000—2004年国际新药市场亦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迫切要求研究新药开发的途径。据报道美国一般通过5000—10000个化合物的药理筛选和初  相似文献   
20.
四川江油附子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四川江油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中分得六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证明,化合物V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其余为已知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Ⅰ),华北乌头碱(Ⅱ),黄草乌头碱(Ⅲ),尼奥灵(Ⅳ),附子亭(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