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基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活化蛋白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探究补阳还五汤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6.25 g/kg)、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12.50 g/kg)和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25.00 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并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干预。检测大鼠骨密度(BMD)值、骨折愈合评分及骨痂体积;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钙和磷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股骨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骨痂组织的病理形态;Western印迹检测股骨组织中AMPK/sirt1/RANKL/OPG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痂骨小梁分布稀疏,成骨细胞大量减少且有纤维组织生成,骨痂体积、血清中ALP、骨钙素、钙和磷水平及股骨组织中MDA水平、RANKL蛋白水...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奇异劳特普罗菌(Lautropia mirabili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对一住院患者多次合格痰样本中分离的1株奇异劳特普罗菌行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等形态学观察;采用微量生化反应管验证其生化反应;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及16S r DNA测序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该菌在5%CO235℃血平板上培养24~48 h形成大小不等、白至浅黄色、粗糙、不溶血、干燥、呈"咬琼脂"现象的菌落;革兰染色呈革兰阴性不规则球状体,抗酸染色阴性;主要微量生化反应阳性结果包括脲酶、葡萄糖、麦芽糖、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结果包括乳糖、蔗糖、苯丙氨酸脱氨酶、VP、吲哚、鸟氨酸、赖氨酸、枸橼酸、甘露醇; MALDI-TOF MS鉴定结果为奇异劳特普罗菌(Lautropia mirabilis,Score 2.130),16S r DNA鉴定确证为奇异劳特普罗菌(Lautropia mirabilis)。结论该菌菌落及镜下菌体形态不规则,目前基于MALDI-TOF MS的鉴定手段快速且准确。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对门诊人流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为探索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门诊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行人流术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患者203例设为观察组,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门诊行人流术采用常规护理的21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术后流血时间、腹痛时间及发热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9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91%,对照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6%、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流血时间(4.73±0.49)d,腹痛时间(1.06±0.2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6±1.19)、(1.82±0.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门诊人流术患者并发症,缩短术后腹痛和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