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无痛分娩术400例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力耘  林玉玲 《河北医学》2007,13(10):1197-1199
目的:探讨盐酸布比卡因(Bupivacaine Hgdrochloride)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输注进行分娩镇痛降低剖宫产率和缩短产程的意义。方法:选择400例孕龄37~42周,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无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注射安定,试验组用盐酸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两组在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别,而在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麻醉法镇痛效果确切,满足产程需要,并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餐后2 h 血糖(2 hPG)升高对眼底图像中动静脉宽度比(AVR)的影响。方法 选取DR 患者316 例,均行标准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PG,根据餐后血糖变化幅度(2 hPG-FPG)将所有研究对象按三分位分为3 组,低分位组(G1)104 例、中分位组(G2)108 例及高分位组(G3)104 例。测量各组眼底图像中AVR 水平,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DR 患者AVR 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 G3 组和G2 组餐后2 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稳态模型评估-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G1 组,且G3 组餐后2 hPG 和HbA1c 高于G2 组;G3 组和G2 组2 hAVR 较G1 组降低,G3 组较G2 组降低(P <0.05),而各组间空腹A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 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AVR 与FPG、餐后2 hPG、HbA1c、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呈负相关(P <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餐后2 hPG 为DR 患者AVR 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餐后2 hPG 升高可能会导致AVR 降低,对DR 患者应动态观察AVR 的变化,对判断DR 的严重程度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精神病患者家属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焦虑情况,提出相应的干预护理措施对于这种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无抽搐性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80例,并采用SAS和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陪护家属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并针对患者家属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干预前后的患者家属的焦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病患者家属在患者接受无抽搐型电休克的疗法治疗前,其焦虑状态比较严重,经过针对性干预护理措施后,患者家属的焦虑状态有着明显的减轻。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焦虑状态,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循证设计麻醉恢复室护理记录单,探讨该记录单在麻醉恢复室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制定麻醉恢复室护理记录单,同时以使用前6个月的5 943份记录单为对照组,使用后6个月的5 327份记录单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记录及使用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5%,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0.22%;并发症记录增加2.29倍,使用满意度增加3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护理记录单的使用降低了麻醉苏醒期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能,从而改善麻醉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MECT患者家属焦虑的程度,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家属焦虑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精神卫生焦虑量表(SAS)对80例首次行MECT患者家属进行测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在护理干预前后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家属在MECT护理干预前焦虑反应(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焦虑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MECT患者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家属的焦虑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某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的耐药基因及同源性,为临床治疗及感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7-2021年分离的CRECO 36株,对成功复苏的15株CRECO进行耐药基因及同源性分析;用PCR扩增碳青霉烯酶(CPAs)基因(blaKPC、blaIMP、blaNDM、blaVIM、blaOXA-48);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用于检测其基因序列(ST型)。结果 (1)36株CRECO标本类型主要为尿液(55.56%)。(2)CRECO对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等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达100.0%,对庆大霉素、氯霉素等7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0%,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耐药率分别为19.4%、2.8%,尚未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3)通过PCR扩增15株复苏菌株的耐药基因,共获得14株阳性:2株blaKPC-1,11株blaNDM-5,1株blaNDM-1;1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128-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128-S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128-SCTA检查,并进行多种方式的图像三维重组,将每例每侧下肢动脉分为11个节段,分析各段血管的显影质量和狭窄程度,以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128-SCT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效度。结果所有128-SCTA和DSA图像均有诊断价值。128-SCTA显示97.4%血管的狭窄闭塞程度与DSA一致。128-SCT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下肢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为99.6%,特异性为99.7%,准确度为98.6%,阳性预测值为99.6%,阴性预测值为99.7%。结论 128-SCTA可无创、准确地诊断PAOD,为治疗方案的制订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理性情绪疗法。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测定表(EORTC QLQ-C30)评定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可以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风险性价值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1例患者,应用西门子公司128排螺旋CT进行血管造影,比较不同部位颈动脉斑块性质、斑块狭窄程度以及斑块形态特点。结果:不同部位颈动脉斑块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狭窄程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颈动脉斑块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不但可对斑块性质进行有效判断,还能检测不同部位斑块狭窄程度和颈动脉的形态,为临床积极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ET方案)对三阴乳腺癌(TNBC)和非三阴乳腺癌(non-TNBC)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19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免疫组化结果将乳腺癌分为TNBC及non-TNBC两组,对两类乳腺患者接受ET新辅助化疗方案后的病理疗效及预后的差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98例乳腺癌患者中,TNBC43例,non-TNBC155例。所有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cOR)为76.8%,其中完全缓解率24.7%,部分缓解率48.5%;TNBC患者的临床有效率84.2%,病理完全缓解率(pCR)27.9%;non-TNBC患者临床有效率70.4%,病理完全缓解率12.9%。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52.9%和70.9%(P<0.05);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9.1%和80.5%(P<0.05)。结论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