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18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588篇
预防医学   247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92篇
  3篇
中国医学   191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枫蓼肠胃康联合诺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给予枫廖肠胃康颗粒联合诺氟沙星,对照组61例,给予诺氟沙星,疗程均为3d,观察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枫蓼肠胃康颗粒联合诺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2.
1995年 1 2月至 1 997年 1 2月共对 3 2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病人施行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其中 1 8例置入冠脉内支架 2 0枚。直接PTCA 2 3例 ,补救性PTCA 9例。病人年龄 3 8~ 86岁 ,1 9例为多支病变 ,1 0例并发心源性休克。介入治疗后梗塞相关动脉 (IRA)全部开通 ,无手术并发症。术后 3 1例恢复TIMI 3级血流灌注 ,1例 2级。心源性休克病死率 3 0 %。对存活出院的 2 9例随访 1~ 2 5个月无室壁瘤、心力衰竭及死亡者 ,1例术后半年再发AMI。提示急诊介入治疗能明显降低AMI病死率 ,并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3.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7岁,因"反复发热3个月"于2015年8月26日入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1℃,发热多见于下午或夜间,平均每日发作1~2次,伴畏寒、寒战,期间反复发热,体温在38.5℃左右,曾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考虑为"发热待查",具体诊疗不详,发热未见明显改善。病程中,咳少量白色黏液样痰、量少、无盗汗、食欲减退。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从转录水平研究参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beta 1,TGF β1)信号传导的Smads分子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表达。 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形成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于感染后第 8、12、16和24周取小鼠肝组织 ,作病理学检测,观察肝纤维化程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的方法检测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肝组织中Smad2、Smad3、Smad4和Smad7的mRNA水平。 结果 Smad 2mRNA水平在感染12周后表达下降(P<0.05),16周后恢复正常,2 4周后再次下降(P<0.05)。Smad 3mRNA水平在感染后 16周开始明显升高 ,达正常水平的2倍(P<0.05)。Smad4和Smad7的mRNA水平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 Smad3促进肝纤维化形成。Smad2对肝纤维化形成具有双效性 ,即感染初期属于促进因子 ,感染后期属于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05.
白冰  陈瑶  王禅  杨文  赵超 《卫生软科学》2014,(10):619-622
[目的]为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历史分析、文献分析、对比分析和法理分析等方法,剖析用药者的合法权益,并以此为出发点,深度分析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设计缺陷。[结果与结论]现行《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试行)》中只招标不采购的思路,有违《合同法》和《招投标法》之相关规定,造成"二次议价";以社会平均成本为依据的定价思路,加重了药价"虚高";基本药物招标采购量价挂钩新政使得投标药价回归本真,但却亟待调整和完善与之配套的"双信封"评标办法,保证用药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 MP)感染与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儿科就诊的MP免疫球蛋白M( MPIgM)检测阳性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20例,家庭中密切接触者220人,进行MP免疫球蛋白G(MPIgG)、MPIgM检测。结果 MPIgM检测阳性42例,阳性率为19.1%;MPIgG定量检测>16的126例,阳性率为57.3%;MPIgM或MPIgG检测1项阳性的共140例,总阳性率为63.6%。 MPIgM和MPIgG均阳性组患儿中,病程61~90d者的比例为43.10%,高于单MPIgG阳性组(28.57%)及单MPIgM阳性组的14.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52、3.148,均P<0.05)。 MPIgM和MPIgG均阳性组的复发频率为≥3次的比例高于MPIgM阳性组以及MPIgG阳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52、3.148,均P<0.05)。结论小儿MP感染与家庭密切接触者MP隐性感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双亲MP隐性感染的患儿其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病情复发频率较高,肺外合并症发生较高,因此应加强对该类患儿的防治,以减少MP患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回顾性分析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 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DM)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DM-ILD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9例抗MDA5抗体阳性DM-ILD(4例幸存者、5例死亡)和9例抗合成酶(ARS)抗体阳性DM-ILD,对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采用校正年龄和性别的 Cox 回归分析确定抗 MDA5 抗体相关 ILD 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与ARS-ILD患者相比,MDA5-ILD患者涎液化糖链抗原(KL-6)、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和铁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 < 0.05)。4例存活患者和5例死亡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CADM发生比例、肌酸激酶(CK)、KL-6、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ALT、GGT、C反应蛋白(CRP)和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校正混杂因素后,铁蛋白水平与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的预后不相关。结论 抗MDA5抗体是早期诊断DM合并急性/亚急性间质性肺炎(A/SIP)的重要指标。尚不能证明铁蛋白水平与抗MDA5抗体阳性ILD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机器人带血管蒂回肠段移植阴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应用机器人带血管蒂回肠段移植阴道成形术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机器人带血管蒂回肠段移植阴道成形术失血量较少,再造的阴道可达到足够的深度和宽敞度,阴道壁柔软、滑润、有弹性,合乎生理需求,有感觉且稳定不挛缩,手术创伤小,可作为治疗先天无阴道的一种手术方式。结论机器人带血管蒂回肠段移植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阴道发育不全,观察手术疗效满意,有一定的优势,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毛霉菌病是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侵袭性真菌感染, 好发于糖尿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移植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1,2,3]。近几年来随着血液科三唑类真菌预防治疗的普及, 毛霉菌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 由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 容易误诊或漏诊。我们报道1例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诱导化疗期间发生肺毛霉菌病, 应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Amphotericin B Cholesteryl Sulfate Complex for Injection, ABCD)联合泊沙康唑(Pcz)针剂, 并序贯外科手术治疗, 感染控制得以继续化疗的病例。文献复习急性白血病合并毛霉菌病的相关报道, 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0.
观察针刺联合微创血肿抽吸术对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影响。共选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5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及血肿抽吸+针刺组。将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及血肿抽吸+针刺组制成脑出血模型,制模后血肿抽吸组给予血肿抽吸治疗,血肿抽吸+针刺组则给予针刺及血肿抽吸联合治疗。分别于制模后6 h、24 h、3 d及7 d时称量不同组别脑组织干湿重并计算脑含水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家兔血肿周围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采用明胶酶谱技术检测各组家兔血肿周围脑组织MMP-9活性。 结果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及针刺+血肿抽吸组脑含水量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随着时间进展,血肿抽吸组及针刺+血肿抽吸组脑含水量较脑出血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0.01),其中以制模后第3天时针刺+血肿抽吸组的下降幅度尤为显著(P<0.01);免疫组化及明胶酶谱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家兔MMP-9阳性细胞表达及活性均随时间进展呈下降趋势,其中以制模后第3天时针刺+血肿抽吸组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P<0.01)。针刺联合血肿抽吸术可显著减轻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