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针灸抗自由基延缓衰老的实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基在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探求针灸对自由基的作用,笔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这些文献中有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糖尿病模型、帕金森病模型、力竭游泳模型、急性不完全脑缺血等模型,有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脂褐质(LTF)、过氧化脂质(LPO)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衰老相关基因p53的检测指标,治疗方法有针刺、艾灸、电针、耳针疗法或几种方法联合治疗,表明针灸可降低NO、MDA、LTF、LPO的含量,提高SOD、GSH—Px的含量,并且降低p53的表达,说明针灸对自由基有抑制作用,对衰老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232.
目的 探讨地氟醚静吸复合全麻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66例,采取计算机随机序列法将患者分为地氟醚组(D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围术期使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3,7 d的认知功能; 观察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麻醉满意度。 结果 术后1 d,C组和D组的MMSE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且D组低于C组(P<0.05)。术后3 d,D组的MMSE评分相较术前仍有下降(P<0.05),但较术后1 d升高(P<0.05); C组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术后1 d升高(P<0.05),但与D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的MMSE评分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 <0.01)。 结论 老年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地氟醚静吸复合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33.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不明原因急腹症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不明原因急腹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进行探查及治疗,对照组选用传统开腹手术探查,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62例均于腹腔镜下探查病因,确诊率为100%,有57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有5例中转开腹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12.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在不明原因急腹症应用的确诊率高,诊断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具有微创、出血少、安全、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34.
目的通过诊断试验Meta分析,综合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万方、维普、CNKI等数据库,获得有关抗CCP和RF联合诊断RA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AS 8.02进行诊断试验Meta分析。结果抗CCP/RF并联的准确度为0.803,诊断优势比为16.590;抗CCP+RF串联的准确度为0.841,诊断优势比为27.781;两种联合诊断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和RF联合诊断效果较好,并联能够提高灵敏度,串联能够提高特异度,联合诊断对R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35.
患者女, 36岁, 因骨折史2年、肢体无力1年余、加重伴骨痛2个月就诊。辅助检查提示缺铁性贫血, 血钙、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 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 影像学提示存在典型骨软化症表现, 结合患者数年前行Roux-en-Y胃旁路减重手术, 考虑为减重术后营养吸收障碍所致骨软化症。给予较大剂量活性维生素D、钙剂、普通维生素D补充, 患者逐渐恢复正常体力活动, 骨代谢指标明显改善, 骨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236.
目的:观察中药利胆防石散治疗经可视胆道镜取石钳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0例。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9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经可视胆道镜取石钳微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和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利胆防石散。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胆囊壁厚度、空腹胆囊容积、餐后最小胆囊残余容积、胆囊收缩率以及胆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89%)(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患者胆囊壁厚度、FV、R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胆囊壁厚度、FV、RV、E比较均有改善作用(P0.05);观察组在改善患者胆囊壁厚度、FV、RV、E方面均优对照组(P0.05);2组胆囊结石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可视胆道镜取石钳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的胆囊结石患者结合中药利胆防石散治疗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胆囊壁厚度,并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37.
小儿睾丸附件的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小儿睾丸附件的形态结构及其附件扭转的关系。方法对37例行阴囊部手术的患儿共41个睾丸进行,测并记录附件发生的数目、形态,大小。结果各种形状附件中以长蒂附件最易扭转 。  相似文献   
238.
脚桥核作为中脑脑桥运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与运动启动、节律及速度的调控, 并被作为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的治疗新靶点, 用于改善患者的步态及姿势异常。近期研究发现, 脚桥核参与肌张力调控, 并在肌张力障碍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就脚桥核参与肌张力障碍发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旨在为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239.
目的 分析5例合并炎症性肠病(IBD)的糖原累积病-Ⅰb型(GSD-Ⅰb)患儿接受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接受治疗并随访的5例合并IBD的GSD-Ⅰb型患儿,SGLT2抑制剂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 5例患儿IBD发作中位年龄为5.0岁。5例均有口腔溃疡、腹痛、腹泻及肛周脓肿。SGLT2抑制剂治疗前,5例的中位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为55.0。SGLT2抑制剂中位治疗12.0月后[末次随访中位剂量0.31 mg/(kg·d)],中位PCDAI(10.0)显著降低(P=0.043),5例均获得临床应答。治疗中,2例出现低血糖,4例出现会阴部或尿道口瘙痒。发现2种新SLC37A4变异(c.2delT,c.1065delG)。c.446G>A(p.G149E)为热点变异(70%)。结论 SGLT2抑制剂可明显改善GSD-Ⅰb型患儿的IBD活动度,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