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职业人员颈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干预、心理干预、日常生活行为干预及运动疗法干预等,6个月后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椎基底动脉血流调节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日常生活行为干预、颈椎操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职业人员颈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症状,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EH LVH)的相关性以及在EH LVH产生中的多基因协同作用。方法 对 10 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 (EH)患者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以及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血液白细胞染色体DNA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I D) ]、血管紧张素原 [AGT(M2 35T) ]和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 R(A116 6C) ]基因多态性 ;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质量 (LVM)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结果 ACE(I D)基因多态性D等位基因频率在EH LVH组中明显增高 (χ2 =4 .6 9,P=0 .0 30 ) ,男性EH患者中 ,ACE(I D)基因型构成比与LVH有关联 (χ2 =9.5 5 ,P =0 .0 0 8)。协同存在AGT TT型时 ,ACE(I D)基因多态性与EH LVH有关 (χ2 =6 .2 2 ,P =0 .0 4 4 ) ,且D等位基因在EH LVH明显增高 (χ2 =6 .91,P =0 .0 0 9) ,该类EH患者发生LVH的相对危险度增高 (OR :2 .5 0 ,95 %CI:1.2 5~ 5 .0 0 )。结论 ACE(I D)基因多态性D等位基因可能是LVH的独立危险因子。ACE基因多态性与AG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协同效应表明 ,同时携带AGT TT型时 ,具有ACE(I D)基因多态性D等位基因的EH患者更易发生LVH。  相似文献   
53.
拉米夫定治疗与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拉米夫定是核苷类似物,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抗病毒机制是抑制HBV多聚酶的逆转录酶活性,有效阻止病毒核酸的复制合成,但它不能清除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HBV多聚酶具有逆转录酶、DNA聚合酶、RNA酶H的活性,计算机模拟分析表明,HBV多聚酶有A到E共5个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54.
杜琼  陈艳霞 《西部医学》2009,21(1):40-41
目的探讨肌注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中符合采用MTX肌注杀胚治疗条件的25例患者,肌注MTX 50mg,1;L/d,连用3天,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成功21例(84.0%),均为1个疗程;治疗失败4例(16.0%),改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腹腔内出血200-1000ml,经及时处治治愈。结论MTX肌注治疗早期未破裂的异位妊娠,方法简单,安全,经济有效,无损伤,易于掌握,对年轻、渴望生育者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55.
目的挖掘布格替尼不良事件(AE)风险信号, 为该药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 收集2017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以布格替尼为主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4.0版的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AE进行标准化和分类, 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进行布格替尼AE风险信号挖掘, 报告数≥3、ROR≥2且ROR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1或报告数≥3、PRR≥2且χ2>4的AE定义为阳性信号, 对得到的阳性PT信号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AE报告为1 564例, 涉及672个PT, 采用ROR法和PRR法分析, 获得52个阳性PT, 涉及16个SOC。报告数排在前10位的PT为疲劳、腹泻、恶心、咳嗽、血肌酸磷酸激酶异常、呼吸困难、头痛、皮疹、呕吐和高血压, 均为说明书中常见AE;信号强度排在前10位的PT是垂体梗死、放射性坏死、淀粉酶升高、食管静脉曲张、早饱、脂肪酶升高、血肌酸磷酸激酶异常、肺毒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和光敏反应, 其中排在第1、2、4、5、8、10位...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特点和意义。方法选择73例肥胖型和58例非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分别为A、B组,10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C,测量QT间期最大值(QTmax)和QT间期最小值(QTmin),计算QT间期离散度(QTmax-QTmin)并进行比较。结果 (1)A组、B组QTmax、QTmin、QTd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QTmax、QTmin、QTd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心电图QTmax、QTmin、QTd均高于非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d可作为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指标,临床上应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给予高度重视,进行高血压治疗、减肥的同时须密切注意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7.
子宫内膜癌误漏诊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明显上升。与子宫颈癌相持不下比有接近或相等的趋势[1] 。尽管诊断方法较多 ,但在临床工作中 ,仍有误诊或漏诊现象发生。我院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3月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 81例 ,其中 11例误诊或漏诊 ,占13 5 %。本文就这 11例患者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企业员工心理卫生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市某旅游公司400名员工进行测评。结果被调查的企业员工的总均分为(1.59±0.30),常模为(1.44±0.43),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他的因子分中,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高于常模,采用全国常模为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性员工的人际关系、偏执、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女性(P<0.01),女性员工的抑郁、焦虑明显高于男性(P<0.01);不同工种员工之间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和恐怖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旅游公司员工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9.
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lomegalovirus ,HCMV)属疱疹病毒科 ,为双链DNA。人感染HCMV后 ,一般表现为亚临床症状 ,HCMV呈潜伏状态存在于体内 ,在感染者免疫力低下时被激活 ,整体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 ,从而导致多种临床症状 ,如孕妇感染可致胎儿畸形、脑积水等先天缺陷 ,以及神经系统受损而致耳聋等后遗症 ,也是器官移植失败和艾滋病患者并发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非免疫缺陷患者可长期感染而致感染细胞的转化、畸形和癌变[1,2 ] 。资料表明 ,输血是传播HCMV的途径之一[3 ] 。因此对献血者作HCM…  相似文献   
60.
室性早搏(室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以往过多强调室早是发生于左室、还是右室,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但是对室早联律间期缩短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关注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51例室早患者进行了这方面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