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分析腹膜型、卵巢型及混合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探讨不同类型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统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证实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46例患者,根据不同类型将所有患者分为:腹膜型组137例(30.7%)、卵巢型组48例(10.8%)、混合型组261例(58.5%)3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腹膜型和混合型以双侧多见(62.8%,62.1%),卵巢型以单侧多见(81.3%)(P0.05);腹膜型易于其他手术时同时发现(94.9%),卵巢型和混合型多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指征行手术(95.8%,100.0%)(P0.05);腹膜型多无症状(93.4%),卵巢型及混合型更易引起痛经(75.0%及67.0%)(P0.05);腹膜型及卵巢型多存在于早期(100.0%及85.4%),混合型多存在于晚期(65.5%)(P0.05)。结论:经血逆流导致的内膜种植学说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基础学说,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先期病变。  相似文献   
12.
肠瘘是指肠与肠、肠与腹腔、肠与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肠内容物经此通道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至体外.一旦发生肠瘘,患者会出现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瘘口周围皮肤糜烂,并发症多,处理难度大,能量消耗大导致营养不良,死亡率高[1-2].腹主动脉夹层是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3].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与肿瘤细胞不适当分泌胰岛素相关,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症状,可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4-5].本科2018年9月收治1名12年内经历12次腹部手术,小肠残存<30 em,同时合并腹主动脉夹层,胰岛素瘤患者.本次人院行复杂肠粘连松解、十二指肠造瘘术+回肠造瘘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及合并小肠瘘.患者病情复杂,案例罕见,经过本院造口治疗师及多学科医生的配合处理后53 d创面愈合及瘘口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报道1例因腹腔灌注液渗漏导致腰部组织出现蜂窝织炎患者的护理。利用湿性愈合原理,在患者蜂窝织炎处涂擦慷舒灵凝胶,厚度2 mm,外涂范围超过患处1~2 cm;外用多爱肤超薄敷料覆盖。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等措施,加强局部病情观察,本例患者住院9 d,蜂窝织炎消失,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短暂性心肌缺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时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特点。②方法 对 5 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与 4 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 (HRV )各指标进行检测分析。③结果 冠心病组SDNN、SDANN、RMSSD、PNN5 0、HF显著低于对照组 (t=3.175~ 4 .5 12 ,P <0 .0 1) ,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 (t =3.2 6 8,P <0 .0 1)。心肌缺血发作时HF显著低于ST段压低后 1h(t =3.375 ,P <0 .0 1) ,LF、LF/HF显著高于ST段压低后 1h(t =3.2 10、3.92 5 ,P <0 .0 1)。④结论 冠心病病人的自主神经活动受损 ,迷走神经张力减弱 ,而交感神经张力相对亢进 ,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冠心病病人短暂性心肌缺血与HR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40 mg与弹丸注射ATP 20 mg比较,明确静脉注射大剂量ATP在终止PSVT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PSVT患者46例,随机分为弹丸注射组与静脉注射组,每组23例,分别给予弹丸注射ATP 20 mg与静脉注射40 mg。结果 2组转复成功率分别为87.0%和95.7%,静脉注射组高于弹丸注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丸注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多于静脉注射组(P〈0.01),分别为60.9%和8.7%。结论静脉注射ATP 40 mg与弹丸注射ATP20 mg有效性相当,安全性明显高于弹丸注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氯沙坦与雷米普利降压治疗同时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按WHO/ISH1999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选择84例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氯沙坦50 mg~100mg Qd(A组)及雷米普利2.5mg~5mg Qd(B组)治疗16周.治疗前、后超声测定IMT、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和血脂、心电图.结果治疗2周后血压已显著下降(P0.01),16周后血压趋于稳定,A组由(20.69±1.53)KPa/(13.56±0.49)KPa[(155.6±11.5)mmHg/(102.0±3.7)mmHg]下降至(16.98±1.30)KPa/(10.65±0.61)KPa[(127.7±9.8)mmHg/(80.1±4.6)mmHg];B组由(20.59±1.26)KPa/(13.47±0.51)KPa[(154.8±9.5)mmHg/(101.3±3.8)mmHg]下降至(17.38±1.44)KPa/(10.72±0.82)KPa[(130.7±10.8)mmHg/(80.6±6.2)mmHg],两组降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92.5%(P>0.05).治疗4周后两组IMT已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16周后A组由0.920mm降至0.655mm.B组由0.915mm降至0.701mm,(P均<0.01),组间比较P>0.05.结论 氯沙坦与雷米普利降压疗效相当,同时可逆转颈动脉IMT,且氯沙坦似优于雷米普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术前使用与术后使用生长抑素与对减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所致胰腺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50例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术前12~24 h开始使用生长抑素,术中及术后维持)或对照组(术后使用生长抑素),5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最终观察组纳入22例,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及术前感染、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但术后总引流量两组无明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围手术期血清淀粉酶浓度、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含量、术后感染与营养指标、引流管拔除时间、胃肠动力恢复与并发症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术前、术后使用生长抑素比较,在减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所致胰腺损伤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整蛋白肠内营养粉(TP)与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混悬液(TPF-FOS)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人组拟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人TP组或TPF—FOS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口服肠内营养,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测定术前及术后第1和第7天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记录术后排气和排粪时间,以及发热、感染、腹泻、腹胀等发生情况。结果63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TP组33例,TPF-FOS组30例;两组均无因为无法耐受口服肠内营养而退出研究者。与TP组相比,TPF-FOS组术后7d内排成形粪便的患者比例显著增高[76.7%(23/30)比27.3%(9/33),P〈0.01];术后4~7d腹胀发生率显著降低{5.8%[7/(30×4)]比15.2%[20/(33×4)],P〈0.05}。两组间术后营养指标、感染应激指标、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腹泻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PF-FOS肠内营养混悬液和TP肠内营养粉均可安全用于结肠癌术后早期口服肠内营养;TPF-FOS可能更有助于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30例分析杨泰生1张新利1李雅男1杨健2体外反搏(ECP)是治疗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的一种无创性的方法。为进一步探讨ECP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我们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30例冠心病病人的疗效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