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306篇
内科学   12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405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144篇
  1篇
中国医学   171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41.
目的研究光引发聚合改性明胶水凝胶的表征,理化性质以及生物相容性,为牙髓再生引入一种可能的新型复合支架材料。方法甲基丙烯酸将明胶改性后形成甲基丙烯明胶,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其表征,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甲基丙烯明胶溶液加入艳固佳2959型光引发剂,经紫外光辐照后形成水凝胶,用流变仪测量黏弹性来反映力学性能,用台盼蓝染色法和CCK-8法检测水凝胶对人牙髓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甲基丙烯酸改性明胶增加了明胶机械性能和孔隙率的同时,能够支持人牙髓细胞生长。结论甲基丙烯明胶水凝胶有望成为人牙髓再生研究中一种有潜力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孕期治疗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妊娠合并大动脉炎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大动脉炎,其中3例病情稳定,获得良好母婴结局,1例孕36w以上出现症状,大动脉炎处于活动期,进行性加重,孕36w以后剖宫产终止妊娠;4例妊娠前确诊为大动脉炎,其中3例孕前行手术或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妊娠获得较好的母婴结局,1例早孕期服用激素治疗中出现胎停育,行人工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结论:①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治疗与处理需要产科、内科、血管科及麻醉科的密切合作;②孕期要尽早发现此病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强监护,给予有效的对症治疗,并确定适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以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③孕期就诊时间晚与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43.
<正>颈部淋巴结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占淋巴结结核的80%~90%~([1])。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多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若诊治及时,大部分患者经正规抗结核药品治疗均可治愈~([2]),但仍有10.1%~31.6%的患者病情进展,形成局部脓肿、皮肤破溃、瘘道形成,或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致淋巴结-支气管瘘,需要较长时间引流方能愈合~([3])。而颈部淋巴结结核导致皮肤_淋巴结_咽瘘鲜见报道。笔者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例因颈部淋巴结结核导致皮肤-淋巴结-咽瘘患者进行报道,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4.
[摘要] 目的 探讨聚多卡醇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的疗效及其对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 方法 选取腮腺区血管瘤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替洛尔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瘤内局部注射1%聚多卡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COX-2、CTGF阳性率、VEGF水平及免疫功能。 结果 2组患儿平均服用阿替洛尔6个月,观察组患儿平均注射1%聚多卡醇3个疗程。76例患儿均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无失访。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VEGF水平及COX-2、CTGF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gA、IgG及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聚多卡醇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具有抑制COX-2、CTGF及VEGF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单眼发病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与其对侧眼和健康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门诊确诊为POAG的单眼发病、对侧眼正常的患者(POAG组)以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参与者进行系统眼科检查,应用高分辨率频域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测量SFCT及距黄斑中心凹鼻侧和颞侧500、1000、2000μm共7个位置的脉络膜厚度。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脉络膜厚度在POAG组患眼与对侧眼的差异。应用协方差分析比较POAG组患眼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等效球镜度数、视野平均缺损值对POAG组患眼黄斑各个位置脉络膜厚度的影响。结果POAG组纳入75例患者(平均年龄46岁,男性48例,女性27例),健康对照组纳入61名(61只右眼)健康受试者(平均年龄44岁,男性34名,女性27名)。POAG组患眼SFCT为(244.41±83.18)μm,其对侧眼SFCT为(254.28±88.92)μ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SFCT为(272.98±55.87)μm,校正年龄、性别和等效球镜度数后,POAG组患眼与健康对照组SF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AG组患眼在距离黄斑中心凹鼻侧2000μm处的脉络膜厚度为(167.84±70.44)μm,其对侧眼为(188.84±89.06)μ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P<0.01)。POAG组患眼与其对侧眼及健康对照组在距黄斑中心凹鼻侧和颞侧其他距离处的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OAG患眼的SFCT变薄与视野平均缺损值下降(β=14.66,P<0.05)和近视屈光度数增高(β=14.95,P<0.01)有关,与年龄和性别无关(均P>0.05)。结论单眼发病的POAG患眼SFCT较对侧眼和健康人未见明显变薄,仅黄斑鼻侧2000μm的脉络膜薄于对侧眼。视野缺损的严重程度及近视屈光度数程度与SFCT变薄相关,提示脉络膜变薄可能参与青光眼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94-200)  相似文献   
46.
生长发育迟缓为青少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并垂体增生的常见临床表现,此报道3例以生长发育迟缓为首诊原因的青少年原发性甲减并垂体增生病例,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左甲状腺素小剂量起始,短时间内增加到治疗剂量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7.
李蕾  余倩倩  黄小清  殷钲皓  韩泳平 《中草药》2019,50(5):1075-1081
目的研究银杏酸吸附分离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水杨酸为假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通过分子自组装印迹技术合成对银杏酸具有高吸附性的印迹聚合物,运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聚合物的印迹机制,扫描电镜考察聚合物的结构表征,HPLC和紫外检测法监测聚合物对总银杏酸的吸附结合特性。结果加入模板分子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具备更好的三维空间结构和吸附性能,其中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以非共价键结合。在银杏外种皮提取液中MIP对银杏酸的吸附率达到95.9%;根据Scatchard分析聚合物,存在2种不同的结合位点,其中高亲和力结合位点饱和结合位点数(Q_(max1))=30 mg/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饱和结合位点数(Q_(max2))=80 mg/g。聚合物的吸附动力学为准二级动力学吸附。结论以水杨酸为模板制备MIP对银杏酸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在银杏酸的分离精制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B超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李蕾①本文对我院自1995年4月至1996年12月经术前B超检查后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82例,对照术后结果,进行探讨超声对LC应用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82例病人均系我院住院病人,男23例,女59例,年龄26~69...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和 MRI 在诊断剖宫产术后早期子宫瘢痕妊娠(CSP)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8例拟诊为 CSP 患者的经阴道超声和 MRI 资料,以手术和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两者诊断 CSP 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显示孕囊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差别。结果28例拟诊 CSP 患者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 CSP 22例,经阴道超声和 MRI 分别正确诊断20例和19例,两者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50.0%,82.1%和86.4%,83.3%,85.7%,2种方法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132, P =0.72)。22例 CSP 中病理见孕囊20例,经阴道超声和 MRI 分别证实19例和17例,无统计学差异(χ2=1.11,P =0.29);手术和病理证实卵黄囊14例,胚芽9例,原始心管搏动7例,孕囊局部瘢痕浸润10例,经阴道超声和 MRI 分别诊断12例和2例,8例和2例,5例和0例,3例和9例,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3.8,P=0.000;χ2=7.7,P =0.006;χ2=7.2,P =0.007;χ2=7.1,P =0.008);手术和病理证实孕囊内出血16例,宫腔积血17例,经阴道超声和 MRI 分别诊断7例和14例,9例和15例,均有统计学差异(χ2=6.6, P =0.01;χ2=5.0,P =0.026)。结论经阴道超声和 MRI 诊断 CSP 的准确率均较高。经阴道超声显示卵黄囊、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优于 MRI;MRI 显示妊娠囊内出血、宫腔积血、孕囊与切口及周围组织关系优于经阴道超声,二者联合对诊治 CSP 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寻找自然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取卵时机的敏感指标。方法:对206例不孕妇女实施自然周期IVF-ET治疗,分析不同获卵结局与血清激素及尿黄体生成素(LH)变化的关系。结果:206例患者,获卵率为75.2%、提前排卵率为15%、未获卵率为9.7%。雌二醇(E2)和LH水平在取卵前、后变化最明显,LH峰值日血清E2和LH水平在获卵组、提前排卵组和未获卵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决定取卵时获卵组E2为119.4±21.7μg/L,LH为13.3±9.4 IU/L;孕酮(P)为1.19±0.57μg/L,与提前排卵组(E2:77.6±22.5μg/L,LH:3.0±1.6 IU/L;P:3.35±1.64μg/L)和未获卵组(E2:167.8±53.5μg/L,LH:30.8±11.3 IU/L;P:0.84±0.45μg/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半定量尿LH试纸变化确定取卵时机显示,自尿LH峰下降到10~25 IU/L和5~10 IU/L时获卵率最高,分别为80.6%和84.8%。结论:E2和LH水平在排卵前、后变化最明显,是预测自然周期取卵时机的敏感指标。当出现LH峰时,尿LH自峰值降至5~25 IU/L,血清E2水平降至100μg/L左右,血清LH水平在10~20 IU/L是最适宜的取卵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