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3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54篇 |
中国医学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发热是机体受到感染和炎性疾病的标志,持续高热会导致细胞变性,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时会影响大脑神经及组织功能。虽然发热过程常见而又普通,但其病理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如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等。大量研究表明,传统中药复方及其活性组分可以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及IL-6)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介质(PGE2、cAMP),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效抑制体温病理性升高。本文总结PubMed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就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解热作用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利用传统中药治疗发热,挖掘新型退烧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2.
43.
44.
独一味环烯醚萜苷外用止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藏药独一味有效部位总环烯醚萜苷外用止血效果. 方法 采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兔腹主动脉出血模型、兔耳中动脉出血模型和大鼠肝脏组织损伤出血模型,比较淀粉、云南白药、独一味水提物和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的外用止血效果. 结果 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组断尾出血停止时间为(64.8±25.0) s,独一味水提物组为(97.2±44.0) s,云南白药组为(105.1±65.0) s,淀粉对照组为(124.8±43.2) s.总环烯醚萜苷组平均肝脏损伤出血停止时间为(93.8±39.5) s, 独一味水提物组为(101.1±25.9) s, 云南白药组为(74.0±26.3) s, 淀粉对照组为(152.8±47.1) s.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外用使兔腹主动脉、耳中动脉平均出血时间显著缩短,与淀粉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优于同剂量的云南白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独一味水提物与淀粉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止血时间长于总环烯醚萜苷组. 结论 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外用对小鼠断尾、兔腹主动脉和耳中动脉以及大鼠肝脏止血效果明显,且优于水提物和云南白药. 相似文献
45.
46.
体外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在体外建立肝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和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并初步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胰岛素抵抗活性筛选中。方法采用高胰岛素诱发HepG2细胞建立肝胰岛素抵抗模型,地塞米松诱发3T3-L1脂肪细胞建立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研究不同药物对胰岛素抵抗模型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将HepG2细胞置于10-6mol·L-1的胰岛素中36h,HepG2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最为明显,该特性可维持48h,但未发现细胞形态学变化;地塞米松作用3T3-L1脂肪细胞后,96h空白组与模型组葡萄糖消耗量差值最大,此时为胰岛素抵抗的最高状态;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成立后,撤掉地塞米松,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能够在24h内稳定。某些中药提取成分(如水苏糖、小檗碱和人参皂苷等)能促进HepG2胰岛素抵抗模型和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葡萄糖消耗。结论高胰岛素诱导培养法可以复制出稳定可靠的肝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也可建立稳定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 相似文献
47.
48.
应用环丙沙星乳剂治疗烫伤大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鼠15%深Ⅲ度烫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动态观察了1%磺胺嘧啶银(SD-Ag),0.5%环丙沙星(CPLX)及2%CPLX的治疗效果。伤口细菌量和体内白细胞量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抵抗铜绿假单胞菌和提高大鼠生存率方面,2%CPLX优于1%SD-Ag和0.5%CPLX,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49.
地黄寡糖对HepG2胞细增殖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地黄寡糖对HepG2细胞增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组、罗格列酮组(剂量3.4 mg·L-1)和地黄寡糖组(剂量分别为0.1~30 mg·L-1),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同时采用高胰岛素诱发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研究地黄寡糖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在中剂量葡萄糖培养基中,高剂量的地黄寡糖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低剂量则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地黄寡糖可促进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最佳剂量为10 mg·L-1;地黄寡糖能够促进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结论:高剂量地黄寡糖促进HepG2增殖,低剂量则抑制其增殖,地黄寡糖对高胰岛素诱发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独一味药材中山栀子苷甲酯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8nm。结果:山栀子苷甲酯在5.0~50μg/ml(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4.7%,RSD为2.8%。9批不同产地独一味药材中山栀子苷甲酯的含量为0.12%~1.30%,甘肃玛曲县所产独一味的除根以外的部分的山栀子苷甲酯的含量最高(1.30%)。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适于独一味药材中山栀子苷甲酯含量的测定。不同产地独一味药材中山栀子苷甲酯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