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1.
目的:探讨小夹板联合石膏托固定与外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2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所有患者接受骨折后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研究组采用小夹板联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照组使用外支架固定治疗。治疗后随访3~12个月,比较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研究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腕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夹板联合石膏托在治疗非开放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时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究多配体蛋白聚糖-1 (Syndecans-1,SDC-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收集乳腺癌患者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经病理学检查未被浸润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选用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HBL-100和人乳腺癌上皮细胞系MCF-7,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并比较HBL-100细胞和MCF-7细胞中SDC-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HBL-100细胞和MCF-7细胞中SDC-1蛋白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并比较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DC-1阳性表达率,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SDC-1阳性表达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SDC-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HBL-100中SDC-1 mRNA、SDC-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人乳腺癌上皮细胞系MCF-7(P均<0.05);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DC-1表达情况差异显著,且乳腺癌组织中SDC-1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弥散加权成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肝癌13例,肝转移瘤11例,肝血管瘤8例,肝囊肿5例。进行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加做DWI序列,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PI)技术,弥散敏感度b值取100s/mm^2、300s/mm^2、500s/mm^2、800s/mm^2、1000s/mm^2,屏气扫描,计算指数表现弥散系数(eADC)、表现弥散系数(ADC)值,绘制表现弥散系数/弥散敏感度(ADC/b)值变化曲线。进行比较、判断。结论肝脏占住性病变在DWI中具有不同的特征,结合eADC、ADC值的量化特征,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测定刺梨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 采用DPPH和ABTS氧化自由基清除试验对刺梨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对刺梨叶乙醇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 刺梨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DPPH和ABTS氧化自由基清除能力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论 刺梨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川乌草乌中毒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遇误服生川乌及生草乌中毒1例,现报告如下. 案例:杨某,女,65岁,2001年10月25日诊.左肩部关节肌肉重着,酸痛、肿胀,手足沉重,活动不利,肌肉麻木不仁已3年.某医诊断为着痹.治以除湿散寒,去风通络,温经止痛.方用小活络丹.药用制川乌、制草乌各12g(先煎2h),地龙18g,胆星12g,乳香、没药各9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用法用量交待清楚,但患者没有在医院药房配药,自带处方在外某中药房配方,而药房司药不按处方的要求和毒剧药品的管理规定发药,随意把处方中已注明的制川乌、制草乌发为生川乌、生草乌,煎煮后服1次就发生口、舌及全身麻木、呕吐、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皮肤苍白,心慌气短等症状.立即送医院抢救后脱离危险.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生理机构以及身体脏腑器官的功能与成人不同,主要是由于小儿先天稚嫩发育不全所致,对于相同的药物来说小儿的代谢吸收以及排泄功能较成人要差很多。因此在对小儿用药的配伍、剂量以及给药途径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要遵守其特有的方式以及原则进行处理,要做到合理用药,帮助患儿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芩苷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培养时间的生物膜形态,并用XTT减低法检测黄芩苷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活性的影响,用结晶紫含量测定法检测黄芩苷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生物量的影响。结果白色念珠菌在48h时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黄芩苷在浓度为8.0mg? mL -1时使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活性及生物量分别减少(90.6±5.2)%和(90.3±2.6)%,生物膜已基本无活性。结论黄芩苷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外科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9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外科切除手术的患者71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乳腺癌患者切除手术后的感染情况并对病原菌进行分析,并归纳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28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3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6株占41.48%,革兰阴性菌79株占58.52%;重度感染患者29例,中度感染患者71例,轻度感染28例;重、中、轻度患者分别检出病原菌35株、72株、28株;手术时间、生理盐水清洗及抗菌药物使用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分析有助于了解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相关因素,进而在临床中针对相应的病原菌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是由于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变、骨赘形成压迫脊髓引起的功能障碍.MRI是目前公认的对脊髓型颈椎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1-2],可以清楚的显示脊髓受压的程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MRI的颈髓被压迫节段常表现为MRI T2加权像高信号,Takahashi等[3]最先报道了这些损害并推测高信号是由于脊髓受压后的脊髓软化、胶质增生、脱髓鞘或空洞形成而导致的,并认为这种高信号的出现可能与患者预后存在着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