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降纤酶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的62例发病6 h内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1例)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纤酶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3 d、7 d、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总有效率(88.6%)上明显高于对照组(70.4%),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降纤酶联合较单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超早期ACI患者86例,将其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给予1.5×10^6U尿激酶+20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注完;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16ml+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每天1次,疗程2周,余治疗方案两组相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溶栓组治疗后6h、3d、7d的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问(PT)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溶栓组治疗后1、7、14、28d的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治疗后基本痊愈率为7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2%(P〈0.05)。溶栓组治疗后90drugl—Meyer量化评分(FMA)和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超早期ACI疗效显著、安全,是治疗ACI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以急性肝功能衰竭(ALF)起病的肝豆状核变性(WD)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诊断的以ALF起病的19例WD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等。根据患儿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非ALF起病的肝型WD患儿作为对...  相似文献   
24.
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心脏外科实习的186名护生分组,单月组为实验组,双月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接受传统讲述式的带教,实验组护生接受多媒体互动式的带教,从专科理论和专科操作考核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的综合评价、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除了病情观察能力外,实验组护生的专科理论与临床操作合格率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5.
2021年3月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联合主办,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和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承办的第18届肺癌高峰论坛以久别相会的线下形式举行.本次高峰论坛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  相似文献   
26.
李瑞娜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5002-5003
目的:研究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在我院就诊细菌感染患儿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监测,统计分析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两者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血常规、C反应蛋白单一检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联合检验阳性率(P均<0.01);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单一检验阳性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可显著提高儿科细菌感染检测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百日咳就诊患者年龄分布、传染源并分析传播模式。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就诊的婴幼儿和/或儿童病例及其流行病学相关病例(有咳嗽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百日咳实验室检测并确诊,采用Excel 2007软件统计百日咳就诊病例及其传染源或后续病例的临床症状和年龄分布。结果 254例百日咳临床疑似病例和54例流行病学相关病例经实验室检测分别确诊165例和38例。实验室确诊的临床病例中<1岁者共138例(83.6%);流行病学相关病例中>20岁者36例(94.7%),所有流行病学相关病例均被误诊或漏诊。实验室诊断病例中其传染源为父母共计25起(78.1%),并可见由儿童传播至成年人的现象。结论 百日咳的流行呈家庭聚集性。就诊者中多为<1岁婴儿,而成年人病例是婴幼儿病例的主要传染源,且存在严重误诊或漏诊。有必要调整目前百日咳加强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28.
本文侧重阐述CT球管故障原因,探讨如何做好管养,最大限度延长球管的使用时间,有效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其他疾病误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 mononucleosis, IM)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10例其他疾病误诊为I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中7例因发热伴颈部肿块入院,其中1例伴精神差、食欲下降、消瘦和腹泻;2例因眼睑水肿入院;1例因发热伴咳嗽入院。10例均误诊为IM,误诊时间4~34(20.30±2.84)d。10例中经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4例和化脓性淋巴结炎2例,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经骨髓穿刺联合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确诊为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4例中2例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2例未给予特殊治疗,后症状均缓解。确诊为化脓性淋巴结炎2例给予抗感染治疗痊愈。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予以化学治疗后缓解出院。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予以化学治疗等后死亡。确诊为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给予化学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增大、肝脾增大、眼睑水肿、外周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为IM典型临床表现,但不是其特定独有表现,故临床上对其诊断除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外,还应进一步完善各项检查,对与其相关疾病的知识也应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