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43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61篇
  2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基因-1195G>A和-765G>C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CS患者250例(ACS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266例(对照组)。采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结合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COX-2基因多态性位点(-1195G>A和-765G>C)进行基因分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多态性位点与ACS的相关性。结果在男性中,ACS组-1195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G:23.4%vs 33.8%,GA:50.6%vs 49.4%,AA:25.5%vs 16.9%,P=0.049;G:48.7%vs 58.4%,A:51.3%vs 41.6%,P=0.014);与-1195G>A位点GG基因型比较,AA+GA基因型发生ACS的风险更高(P=0.042),行多因素分析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971,95%CI:1.1303.438,P=0.017)。在女性中,ACS组-1195G>A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分析提示,在男性中,ACS组A-1195-765-G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而在女性中,ACS组A-1195-765-G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COX-2基因-1195G>A基因多态性以及单体型A-1195-765-G与男性ACS有关,与女性无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叉头蛋白转录因子M1(FoxM1)和环氧合酶2(COX-2)在肺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标本来源于我院病理科2015年1月~5月的存档蜡块,包括60份肺腺癌组织和35份癌旁正常肺组织,以标准化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M1和COX-2表达情况,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借助χ^2检验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以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情况,并以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FoxM1、COX-2在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68.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7.14%、28.57%(χ^2=15.288,14.056,P<0.05)。肺腺癌组织中FoxM1与COX-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性别、年龄、癌变位置、肿瘤直径及是否吸烟与FoxM1、COX-2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FoxM1、COX-2表达有关(P<0.05)。随访至少48个月,FoxM1阳性、阴性表达者生存率分别为48.57%、80.00%,COX-2阳性、阴性表达者生存率分别为43.24%、84.21%,均有统计学差异(log-rankχ^2=6.094,5.978,P<0.05)。TNM分期(HR=4.118)、淋巴结转移(HR=1.956)、FoxM1(HR=2.063)和COX-2(HR=1.467)阳性是肺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中FoxM1、COX-2表达增高,且与肿瘤进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但二者可能不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3.
44.
为30例糖化血红蛋白(6.2±0.8)%糖尿病患者佩带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3~5天(每天配合7次的自我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波动特点,并与自我血糖监测结果进行比较。CGMS记录的低血糖事件共98次;其中9个病人经历了54次血糖〈40mg/dl;而在病人的指血血糖监测中无一次出现血糖值〈40mg/dl。可提供全面而准确的全天血糖,尤其可以准确的捕捉到无症状低血糖,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7)和对照组(n=35)。试验组患者术后使用中长链脂肪乳+ω-3鱼油脂肪乳,对照组使用中长链脂肪乳,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外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2、IL-12)水平,并记录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CRP、IL-1β、IL-6、IL-2、IL-12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血清CRP、IL-1β、IL-6、IL-2、IL-1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SIRS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使用添加ω-3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能够显著抑制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重庆市3~12岁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重庆市城区和农村各1个区作为调查点,分别按东、西、南、北、中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50名3~12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圆底试管透明胶纸肛拭法,定性检查蛲虫卵。同时对其个人卫生情况、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592名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85%,其中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6.29%、7.40%;城区和农村感染率分别为2.14%、12.13%;以5~7岁组感染率最高,为13.56%。不同年龄、地区、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饭前便后是否洗手、教室地面、是否寄托等因素的儿童蛲虫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地区、教室地面、儿童寄托情况这4个因素是儿童蛲虫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城市,低年龄段、寄托、农村地区、教室环境较差的儿童应作为防治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45例,按照CIN诊断标准分为CIN组150例和非CIN组795例,比较2组相关因素的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IN危险因素。结果 945例老年患者中,150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15.9%。2组患者年龄、心肌梗死、糖尿病、低血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贫血、LVEF、术前肾小球滤过率(GFR)、对比剂剂量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梗死、糖尿病、贫血、低血压、LVEF≤45%、GFR≤60 ml/(min·1.73 m~2)、急诊PCI、对比剂剂量>200 ml是老年冠心病患者CIN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CIN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一种不容忽视的并发症,患者行PCI时,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心血管危险因素、Framingham积分之间的关系.评估baPWV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144例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48例)与非冠心病组(96例),非冠心病组根据是否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分为正常对照组(46例)、危险因素组(50例).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baPWV.结果 三组之间ba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年龄后,三组baPWV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与多重传统危险因素正相关.其中,年龄、收缩压为baPWV的独立预测因子,二者影响相当.baPWV与Framingham积分正相关(P<0.01).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评价baPWV对冠心病诊断、冠心病高危人群筛查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和0.944.结论 baPWV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中等预测价值,对冠心病高危人群筛查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白细胞介素(IL)-8、IL-10及肺水通道蛋白(AQP)1、AQP4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且术中OLV2h患者30例,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OLV前10min A、B组分别泵注乌司他丁5 000U/kg及10 000U/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C组泵注生理盐水20ml,10min泵完。于麻醉诱导后给药前1min(T1)、OLV 30min(T2)、60min(T3)、90min(T4)、120min(T5)和恢复双肺通气(TLV)30min(T6)时抽取桡动脉血行IL-8、IL-10浓度测定,以及于开胸OLV时、肺叶离体时取肺组织测定肺AQP1、AQP4表达。结果与T1时比较,三组T4~T6时IL-8浓度、T2~T6时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A、B组T3、T4时IL-8浓度明显降低、T2~T5时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A组T4、T5时IL-8浓度明显升高、而T3~T5时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开胸OLV时比较,肺叶离体时A组和C组肺组织AQP1表达和C组AQP4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肺叶离体时B组肺组织AQP1表达和A、B组肺组织AQP4表达明显升高 (P0.05)。与B组比较,肺叶离体时A组肺组织AQP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IL-8浓度,升高IL-10的浓度,促使AQP1、AQP4的表达增强,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表明了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正>我国青少年视力不良患病率长期居高不下,患病总人数居世界第一,且处在逐年增加状态。视力不良主要为近视,文献报告近视占学生视力不良的73.27%~98.00%[1]。季成叶[2]认为近视的发生和生长发育密切关联;视力不良率、"疑似近视率"及其严重程度在青春期的增长最迅猛。有报道小学四、五年级与初一、高一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增长趋势迅猛[3]。为了解目前小学三年级(即视力不良增长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