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enceⅢlicencepha lopathy,HIE)是指围产期脑部缺氧引起的脑部损害。HIE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易导致各种严重后遗症。提高HIE的早期诊断,对指导临床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笔收集1999~2003年收治的54例患儿,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33.
34.
对于颅外伤患者,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是诊断急性脑内出血的首选方法.然而,对于某些颅内微出血、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剪切伤等,CT检查提供的信息往往十分有限,不利于早期诊断,以致于延误病情,甚至错失最佳时机.随着磁共振设备的更新及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磁敏感成像技术(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的应用,对于颅内微出血的早期诊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1].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carebolus技术在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42例进行CE-MRA,其中颈部15例,胸腹部10例,下肢17例,利用1.5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carebolus技术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结果采用carebolus技术进行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有3例不满意,其中2例过早,1例过迟,其余均满意。结论采用carebolus技术进行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新的、有效的血管成像方法,可获得清晰、直观的血管成像。  相似文献   
36.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是一种新的、少创性血管成像方法,对脑动脉(CTA)与脑静脉(CTV)的全脑血管的容积成像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搜集2001-06~2002-02月间进行的双层螺旋CT全脑血管造影18例完整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脑活素治疗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脑活素治疗早期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发必脑梗塞性痴呆患者77例,其中脑活素治疗组40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不用脑活素,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记忆、计算、语言、抽象思维等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活素是治疗多发性脑便塞性痴呆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双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简称3D)在颌面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33例典型颌面部骨折病例,经3D处理,选择最佳角度及层面进行观察.结果:双螺旋CT3D能够立体、全面、直观、准确及清晰地显示骨折的具体情况.结论:双螺旋CT3D更利于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诊断及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及实施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眼部外伤CT征象及诊断。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螺旋CT,对患者眼眶部进行横断扫描及冠状扫描。结果26例眼外伤患者中,眼球挫裂伤5例,眶内血肿6例,眶内异物6例,晶状体脱位3例,眶内侧壁骨折6例。结论眼外伤CT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近3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尤其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使传统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受到严峻挑战。无创诊断方法替代有创检查是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