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不仅发病率高,病程长,病理机制复杂,且并发症多,常伴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高血压病的治疗主要还是借助药物手段,因此,高血压病治疗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利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悠久的历史及其独特优势疗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不同配伍方式对钩吻的减毒作用及不同比例玉叶金花对钩吻毒效的影响。方法对比钩吻不同配伍方式(钩吻配伍玉叶金花、钩吻配伍薄荷和鱼腥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考察钩吻不同配比玉叶金花(1∶1、1∶2、1∶3)的总生物碱含量、小鼠急性毒性及醋酸扭体次数。结果钩吻不同配伍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总生物碱含量及小鼠死亡率,尤其是配伍玉叶金花;钩吻配伍玉叶金花随着配比的增加,总生物碱含量、小鼠死亡率均明显降低,且钩吻配伍玉叶金花(1∶2)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扭体次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玉叶金花能降低钩吻毒性,且保留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3.
女孩,9岁。出生后发现心杂音。其母非近亲结婚,但孕7周时有生漆过敏史。1991年5月7日入院。经指掌骨和胸部X线片、心电图、右心导管、彩色多普勒等检查,发现左手指掌骨畸形、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压高(12/8kPa)。同年7月23日手术修补室间隔缺损。术后患儿血氧含量进行性下降,次日死  相似文献   
24.
病人,男,14岁。出生后发现心脏杂音,7岁后出现劳力性心悸气促。于1991年4月11日入院。检查:血压18/9.3 kPa(135/70 mm Hg),胸骨左缘及右缘第4肋间中度哈气样舒张期杂音,股动脉枪击音。胸部X线片:肺血正常,主动脉弓轻度增宽,心影增大,以左室增大为主,心胸比率0.57,右心缘膨隆呈凹凸状,透视下其搏动明显。二维彩色多普勒:右冠状窦明显扩张,右冠状动脉内径13mm,且明显延长,其中有明显舒张期湍流,左室后壁的二尖瓣后瓣  相似文献   
25.
吻合口瘘是食管切除吻合术较常见又危险的并发症之一。致死率高达50%左右,综合国内文献其发生率约为4—8%。本院1978年至1985年底,共行食管切除吻合术319例,发生吻合口瘘27例,发生率为8.46%。其中胸内瘘19例,颈部瘘8例。其死亡13例,死亡率为4.17%。现将发病原因和预防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以研究作用靶点甚为明确的西药入手,反证中药复方的多靶点效应。方法选用大鼠束缚寒冷应激性胃溃疡模型,以溃疡指数为指标,考察西药单用及组合应用的抗胃溃疡效果。结果复合组效果好于其他各组。结论复合组各药针对不同病理环节发挥着整合、协同效应,是一种多靶点、综合、整体的表现;反证在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较好疗效的理中丸等中药复方同样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效应。  相似文献   
27.
家蝇幼虫中与抗菌功能相关的蛋白和多肽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家蝇幼虫体内与抗菌功能相关的蛋白和多肽。方法 对家蝇 3龄幼虫进行针刺、带菌针刺、热激、超声 4种处理 ,于处理后 6、16、2 4、4 8、6 5h分别收集提取耐热水溶蛋白 ,比浊法测定抗菌活性 ,经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抗菌相关蛋白和多肽。结果  4种处理均能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物质 ,其中表观分子量为 2 0kDa、2 2kDa的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13kDa、16kDa、2 6kDa蛋白只对上述两种菌中的一种有作用 ,37kDa、4 4kDa的蛋白对抗菌作用具有显著负贡献。结论 家蝇幼虫经过诱导后 ,会有多种与抗菌活性相关的蛋白和多肽开始表达或加强表达 ,它们彼此合作 ,共同建立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28.
邵宏华  李德森 《医学文选》2001,20(3):269-270
目的:评价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GBMV)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分别应用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和改良Inoue法进行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PBMV),其中分级次扩张法51例,改良Inoue法3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改良Inoue法扩张组二尖瓣反流率为14.7%,分级次扩张组无新增加二尖瓣反流病例,并且术中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者。结论: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能有效预防二尖瓣反 流,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钩吻经胆汁混合蒸制前后成分及毒性的差异,旨在为钩吻减毒存效提供新的炮制方案。方法 采用胆汁混合蒸制法炮制钩吻,建立10个批次钩吻生品与胆汁蒸制品(胆钩吻)HPLC指纹图谱,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多元化统计分析方法钩吻生品与胆钩吻指纹图谱信息,筛选成分差异,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比较钩吻生品与胆钩吻急性毒性死亡率。结果 10批钩吻生品及胆钩吻HPLC指纹图谱中分别有15、17个共有色谱峰,其中12个峰为两者所共有,共有峰相似度分别为0.744~0.979、0.998~1.000;HCA分析结果表明10个批次钩吻生品与胆钩吻聚为2类;PCA结果显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基本能客观反映10个批次钩吻生品与胆钩吻的样本信息;OPLS-DA结果显示钩吻素子、钩吻素己、胡蔓藤碱乙及2号未知物是差异成分,其中前3种成分在钩吻生品中含量较高,2号未知物在胆钩吻中含量较高;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钩吻生品致死量为0.2 g/kg,胆钩吻剂量为4 g/kg时小鼠死亡率为0%。结论 钩吻经胆汁炮制后成分及毒性差异显著,具有减毒作...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