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甘草是中药里的“和事佬”中药在古代被人们称为本草,甘草则是本草王国中的“和事佬”。明代陆粲的《庚己编》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早晨,御医盛寅刚进御药房就感到头痛眩晕,随即昏倒,不省人事。由于事发突然,周围的人皆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消息传出,一位民间医师自荐为盛寅治病,取中药甘草浓煎后令其服用,不久盛寅便苏醒过来。这位民间医师解释说:盛御医没有吃早饭就走进药房,胃气虚弱,不能抵御药气郁蒸,中了诸药之毒,故而昏仆。甘草能调和诸药之性,解百药之毒,因此服用甘草水后便苏醒了。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知道乔国老这个人物,无独有偶,在中医学宝库里也有一味号称“国老”的中药,那就是甘草。  相似文献   
62.
李德志 《健康生活》2021,(11):28-29
康医生: 我的孩子已有8个多月,反应好像比同龄的孩子要差一些,我担心孩子智力有问题.请问,孩子智力低下早期有何表现? 福建省程女士 程女士: 您好!小孩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不会笑或很晚才会笑.正常孩子2个月时就会笑,4个月时能放声大笑.如果孩子3个月才会笑,6个月还很少笑,1周岁还不会笑,则是智力低下的一种信号.  相似文献   
63.
南坪县人口49360,累计发现麻风病人86例,其中男56、女30;14岁以下的儿童3例;L66、BL1、B1、BT2、T14、I2;尚有现症病人3例。患病率由1964年的0.9‰降至1986年的O.06‰;发病率由1968年的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索颅底手术缺损后重建,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颅底缺损重建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使用带有真皮下血管网脂肪片对19例颅底缺损的患者进行Ⅰ期缺损修复,通过临床观察和MRI检查判断重建效果.结果 19例患者中18例脂肪片修复成功,3例出现轻度脑脊液漏,1例出现严重颅内感染并脂肪片脱落.远期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带有...  相似文献   
65.
目的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淋巴瘤浅表淋巴结病变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以浅表淋巴结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1例,分别于治疗后行18F-FDG PET/CT显像及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比较PET/CT与超声在评价浅表淋巴结治疗疗效中的价值。结果18F-FDGPET/CT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浅表淋巴结治疗效果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47%(17/19)、96.15%(25/26)、93.33%(42/45),而超声评价治疗效果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2.63%(10/19)、69.23%(18/26)、62.22%(28/45),PET/CT在诊断浅表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明显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18F-FDG PET/CT评价淋巴瘤浅表淋巴结病变治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优于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66.
徐先琼  李德志 《四川医学》2012,33(4):721-72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3岁,2009年9月自行发现左乳外上象限一包块,无痛,无乳头溢液.服中药治疗1年无好转,且包块逐渐长大并出现乳头内陷.2010年9月16日经我院门诊乳腺包块针吸活检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ER(+++)、PR(-)、C-erB-2(+);胸部CT发现双肺多发性结节影,ECT:全身多发骨转移.后在我院肿瘤科化疗6次及3次局部放疗,2011年2月21日PET-CT检查提示乳腺病灶、肺部病灶、骨骼病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淋巴瘤治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7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后18F-FDGPET/CT显像结果。并与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18F-FDGPET/CT显像在淋巴瘤治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结果]18F-FDGPET/CT对97.70%(85/87)淋巴瘤治疗后患者进行了准确疗效评价。而单纯CT对74.71%(65/87)的淋巴瘤患者进行了准确评价。18F-FDGPET/CT在诊断准确性方面明显优于单纯CT,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8F-FDGPET/CT在淋巴瘤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69.
椎管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于椎管内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6例椎管内PNET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6例椎管内肿瘤有3例化于硬脊膜下,1例局限于硬膜外,1例自椎间孔由硬膜外生长至椎管外,1例累及髓内、椎体、椎旁软组织。全部病例行手术治疗,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2例,活检2例。术后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病理检查。术后随访的5例患者中单纯放疗2例,单纯化疗1例,放化疗均进行共3例,均存活。结论椎管内PNET影像学表现多样,诊断困难。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依据。手术切除范围可根据肿瘤生长特点灵活掌握。放化疗对肿瘤有效。但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0.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几年来一直居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前五位,其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危害极大,探讨有效疗法已成为当务之急。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应用四川郎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肝苏颗粒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213例,经同期188例对照,在降低血清转氨酶与胆红素方面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