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与狼疮肾炎(LN)的病理表达和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25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在该院体检健康人群2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AECA表达阳性率和血清抗体水平,随访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血清AECA表达阳性率、血清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ECA表达阳性组患者死亡率高于非阳性组(P<0.05)。LN患者AECA表达与血清抗体、病理分型和预后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AECA表达阳性与LN患者血清抗体、病理分型与预后具有相关性,可增加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给予中医药辨证施治治疗24周;对照组给予饮食调理结合适当运动治疗24周。观察二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体重指数、血清学指标和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体重指数明显下降;ALT、AST、TC、TG、FB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组间比较下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体重指数稍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TG、F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B超好转率观察组为67.74%,对照组32.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体重指数和空腹血糖、血生化指标,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解决卫生材料领用部门的库存管理问题,严格控制材料成本,做到收入与支出透明。方法:采用条码技术,将收费与材料信息合二为一,记账同时记录材料的出库信息。结论:财务报表根据明细记录汇总出成本与收入,合理控制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64.
胫骨缺如也称为轴旁性胫骨半肢畸形。我院近期收治先天性左侧胫骨缺如伴左足九趾畸形,现报告如下。患儿,男,20d,因生后发现左小腿短小伴左足九趾畸形而就诊。体查:一般情况好,左小腿明显短缩、细  相似文献   
65.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些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发展需要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不仅要有本专业知识 ,更要具有全面的素质 ,才能真正适应医学模式的改变 ,也是我们高等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6.
患儿:男,G1P1,足月顺产,在家庭自行接生,生后即发现患儿腹壁裂开,大量肠管外露,脐带未断,带胎盘急诊入院。入院检查:T35.5℃.P169次/min,R:41次/min,体重2.4kg。一般情况差,心肺均无阳性体征发现。腹壁正中裂开,长约6cm,胃、部分小肠及结肠脱出于腹壁外,小肠与结肠有共同系膜,表面沾有粘液及纸屑等污染物,胃前壁小弯侧有一直径3cm穿孔,胃壁肌层发育差,有黄绿色胃液流出,脐带未断,与腹壁裂口边缘附着。  相似文献   
67.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尿道下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转移纵行带蒂阴茎背皮瓣及包皮内外板联合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阴茎背侧皮肤及包皮内外板的共同血供和解剖关系设计纵行联合带蒂矩形皮瓣。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游离出血管蒂,并将皮瓣转移至阴茎腹侧与原尿道作显微吻合成新尿道修复尿道下裂21例。结果术后20例效果满意,阴茎外形良好,排尿功能正常,无并发症。1例发生术后尿瘘,经修补后治愈。远期效果均满意。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转移纵行带蒂阴茎皮瓣及包皮内外板联合皮瓣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8.
正患者,女,8岁,左股骨近端先天性内翻畸形,于外院行外展截骨矫形接骨板内固定术。矫形术后X线片显示:颈干角约为110°,股骨干向内侧成角,截骨处内侧壁缺损,内固定欠佳。术后1周X线检查提示内固定物折断,后就诊于我科,X线检查显示(见图1A):股骨内翻畸形,颈干角约70°,前倾角约20°,截骨处内固定物断裂,断端向外成角。术前设计:行左股骨三维CT扫描  相似文献   
69.
患儿:男,26个月.因发现尿道口异位开口24个月入院.患儿出生后排尿正常,可从阴茎头正常开口处排出,尿线粗,几天后被家属发现排尿时阴茎腹侧鼓起一小包块,如黄豆大小,表面皮肤菲薄,呈深褐色,2个月大时无意间被发现原包块处出现一异位开口,排尿时尿液大部分从异位开口处排出.检查:阴茎长约3.0cm,无阴茎下曲畸形,包皮分布均匀,无帽状堆积,阴茎头处可见正常尿道开口,导尿管插入正常,阴茎腹侧远端可见-尿道异位开口,口径约0.7 cm.  相似文献   
70.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拟于2011年6月9~12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第9届全国小儿肿瘤学术会议,欢迎儿童肿瘤相关专业同道积极参与,会议纳入国家继续教学项目。会议相关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