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高血压本身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它引起的脑中风、心肌梗死或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己对人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成为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中,有“天人合一”的观点,即人生存在大自然中,其生命活动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四季时序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生物钟的运转,所以我们依据四季的气候特点,针对不同的病员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肺气肿发生过程中胆红素对纤维黏连蛋白(Fn)的影响。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干预、对照3组。模型组:被动吸烟6月。干预组:吸烟同模型组,熏烟前予间接胆红素灌胃。6月末处死动物,取材观察组织学结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中纤维黏连蛋白(Fn)、丙二醛(MDA)与谷光甘肽(GSH)含量;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肺泡隔Fn表达。结果:组织学结构观察:模型组符合肺气肿病理表现,模型复制成功。干预组大鼠的肺泡隔断裂和肺泡腔扩大情况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BALF及血清中Fn、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BALF中Fn、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BALF及血清中GS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BALF中GSH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BALF中的MDA与GSH含量呈负相关;肺泡隔Fn免疫荧光表达在模型组强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弱于模型组(P<0.05)。结论:肺气肿形成过程中伴随着错综复杂的Fn的变化,胆红素干预可使其变化趋于正常;胆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对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的效果。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8月为干预前组,2015年9月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2015年9月—2016年9月为干预后组,比较干预前后全院及重点科室住院患者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血培养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情况。结果干预后全院总体、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性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干预前的42.21%、45.19%、74.71%分别提高至53.54%、55.68%、8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干预后除胃肠外科、创伤骨科外,其他科室均达到了医院设定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要求;但胃肠外科、创伤骨科分别由干预前的5.46%、11.67%提高至干预后的11.66%、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医院感染漏报率由干预前的13.56%下降至10.98%(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57.36%下降至54.47%(P0.001)。结论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同时,医院感染漏报率、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与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法、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对4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相关的细胞因子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RBC-C3bRR、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L-4、IL-5、IL-8水平显著升高(P〈0.01),RBC-C3bRR水平与IL-4、IL-5、IL-8呈明显的负相关(r=-0.3112、-0.3415、-0.3718,P〈0.05),RBC-ICRRR水平明显地高于正常人组(P〈0.05)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0.3715,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存在有红细胞免疫调节的紊乱、免疫功能的低下与细胞因子的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正> 患者男,52岁。三个月前感到上腹部不适,入院前两天出现右上腹隐痛,伴黄疸。检查:全身皮肤与巩膜黄染,一般情况尚好,体温正常,血象无变化,血糖及胰淀粉酶正常。胃肠钡餐(一);胆道造影不显影;B 型超声波提示“胆囊炎、胆石症”。拟诊胆石症而剖腹手术。术中见胆囊萎缩,胆囊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端粒酶活性、P53基因变异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6例肺癌患者与8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BALF,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和PCR—SSCP法进行端粒酶和P53基因检测,同时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进行活检和刷检。结果①实验组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82.56%和32.56%,均高于对照组的4.48%和0(P〈0.01);②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和P53基因突变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央型肺癌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变异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4.34%,常规纤支镜检查阳性率为86.7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肺癌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变异联合检测阳性率75.76%,高于常规纤支镜检查阳性率45.45%(P〈0.05)。结论①肺癌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与P53基因变异均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②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P53基因突变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无关;③BALF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变异联合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48.
单纯性肥胖儿童肺功能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连云港市城区小学生单纯性肥胖儿进行了肺功能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来源于1995年5~6月连云港市新浦区东、西、南、北、中七所小学的体检者共7336例,年龄7岁至13岁6个月,检出单纯性肥胖儿童556例(轻度170例,中度219例,重度1...  相似文献   
49.
应用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50.
本文分析了用4‰雷佛奴尔溶液羊膜腔注射行中、晚期引产2042例,总成功率99.02%。其中腔内注射法成功率99.90%,优于腔外法。晚期引产活胎率较高是一个突出问题,本组占18.61%,多见于胎次多、年龄大的产妇。胎盘、胎膜残留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宫腔清刮术是可取的。本组无一例死亡。实践证明此法简便,安全可靠,无明显后遗症,可重复用药。并对引产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