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药物致伪膜性肠炎969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抗生素所致伪膜性肠炎研究,分析其成因及治疗与预后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教训,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5年中国国内公开报道的969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用药及临床情况。结果:患者均为使用抗生素或抗癌药物过程中出现腹泻、腹痛等表现。抗生素种类与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最为密切。结论:伪膜性肠炎多在应用抗生素后发病,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是引起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原因,老年人、重病患者及外科大手术患者为易感人群。在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必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抗栓保心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栓保心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S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5%甲醇(含0.5%磷酸)-甲醇(65∶3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6nm;柱温:30℃。结果丹酚酸B保留时间约为14min,与相邻峰的分离度〉1.5。以峰面积对进样浓度(μg.mL-1)线性回归,丹酚酸B回归方程为Y=0.082 50X+0.376 6,r=0.999 9,线性范围20.90~348.3μg.mL-1。加样回收率为98.3%,RSD为2.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抗栓保心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试验进行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检索1994年~2004年国内发表的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试验的相关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4个临床试验纳入本次研究,同质性检验X2=0.80,P>0.05,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与对照组比较,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总有效率更高,比值比为2.05,95%可信区间为1.10~3.82(P<0.05)。结论临床可选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  相似文献   
14.
三七总皂苷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三七总皂苷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相互对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行合并分析,评价两种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1994~2004年在生物医学期刊上发表的三七总皂苷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纳入本次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对其进行ICMeta(Intra-China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χ2检验显示具有同质性(P>0.05),故采用固定效益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合并后的比值比OR(95%Cl)3.89(2.93~5.41),三七总皂苷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总有效率上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1例40岁肺部感染男性患者,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600mg静脉滴注治疗后出现轻度耳鸣。6h后第2次滴注,又出现耳呜,伴恶心呕吐,之后耳鸣加重和左侧面部电击样痛。疼痛发作共10余次,每次持续数秒至2min,诊为三叉神经痛。停用克林霉素,12h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丹酚酸B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诱导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BAEC)产生MMP 2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方法 ,用LPC单独或与丹酚酸B共同作用于BAEC ,明胶酶谱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活性。结果 LPC显著促进BAEC产生MMP 2 ,当浓度为 0 .0 2 5 μg·L-1时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P <0 .0 5 ) ,0 .2 5 μg·L-1时作用增强 (P <0 .0 1)。丹酚酸B能抑制LPC刺激MMP 2产生的作用 ,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在浓度为 0 .0 1μmol·L-1抑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在 0 .1μmol·L-1时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性水平 (P <0 .0 1)。结论 LPC能刺激内皮细胞产生MMP 2 ,抗氧化剂丹酚酸B能抑制LPC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