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朱芳芳 《中国病案》2001,2(Z1):63-64
随着病案利用范围的扩大,利用量也逐渐增多,使用对象不仅仅是医院内部,而且也扩大到公安、检察、司法、律师、保险、交通管理、劳动部门监理及计划生育等领域.若不加强病案管理,规范其借阅制度,将严重影响病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现对此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封闭抗体(BA)的变化及疗效,并分析流产次数、患者年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89例BA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观察其治疗后BA的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 1患者治疗前BA检测均为阴性,接受免疫治疗3次后,BA转阳者36例(40.4%),免疫治疗6次后BA阳性42例(47.2%)。89例反复性流产患者免疫治疗6次后共转阳78例,转阳率为87.6%。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89例治疗的患者中,有79例获妊娠成功,10例再次发生早期流产,妊娠成功率88.76%(79/89),BA阳性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BA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流产次数≤3次者治疗后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流产次数>3次者(P<0.05);4年龄≤35岁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者(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提高BA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成功率及提高BA的阳性率,建议连续自然流产2次或以上者及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误诊原因,总结诊疗体会。方法报告21例临床误诊的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易误诊为颅内肿瘤、良性颅内高压、假脑瘤综合征、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梗死、脑动静脉畸形等。本文21例有可能误诊为偏头痛、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病毒性脑炎、眼外直肌麻痹、炎症性脱髓鞘性脑病等。结论临床医师应强化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意识,对可疑病例积极行CT、MRI、磁共振血管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是及时确诊、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摘要: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妇女中维生素D 不足与血清尿酸升高的关系。方法 以苏州市金阊区1726名
30岁以上女性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将年龄<55 岁定义为绝经前妇女,年龄≥55 岁定义为绝经后妇女,
对其进行血压、身高、体重和腰围的测量,生活习惯、疾病史等情况的调查,血、尿样本采集,25 羟基
维生素D、血糖、血脂、血尿酸的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在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中分析维生素D
不足与尿酸升高的关系,犘<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绝经后妇女中,尿酸升高者维生素D
水平明显低于尿酸正常者[中位数(四分位间距):35 (28~57)狏狊40 (32~58)mg/L;Kruskal Wallis
testχ
2=7.512,犘=0.006],维生素D 不足者中尿酸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维生素D 正常者(16.50% 狏狊
8.08%;χ
2=12.089,犘<0.001)。在绝经前妇女中,未发现维生素D 不足与尿酸升高的关联性。但是在
绝经后妇女中,与维生素D 正常者相比, 维生素D 不足者更容易发生尿酸升高(犗犚=2.38,95% 犆犐:
1.47~3.87),此外,排除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患者后,维生素D 不足与尿酸升高的关系仍有统计学意义
(犗犚= 2.48,95%犆犐:1.14~5.26)。结论 在中国汉族绝经后妇女中,维生素D不足与尿酸升高显著相关。
关键词:维生素D;尿酸;女性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4 0314 06  相似文献   
45.
病例资料病史:患儿,男,中学生,16岁。2006年9月以"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下肢反复不灵活、四肢乏力"到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既往史:2004年1月头颅额部脑外伤,伤后曾在外院住院治疗3个月后出院,有颅脑手术和引流管放置史。体格检查:神志清,偏瘫步态。左颞顶部陈旧瘢痕。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评价超声全程监控下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收治的39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3例患者为双侧发病),共42条患肢。其中26条患肢有活动后酸胀、乏力等症状,31条患肢皮肤色素沉着,39条患肢有不同程度的迂曲静脉。42条患肢均无下肢静脉性溃疡。超声全程监控下注射泡沫硬化剂(3%聚多卡醇注射液)对所有患肢的大隐静脉主干进行硬化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3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 结果42条患肢均在超声全程监控下注射治疗成功。双侧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时间间隔>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5例患者治疗中出现偶尔咳嗽,8条患肢治疗中出现皮肤发红。26条患肢活动后酸胀、乏力消失;39条患肢明显曲张畸形的静脉消失,其中4条(4/39)患肢远端存在局限性轻度曲张的静脉;26条患肢皮肤色素沉着减轻。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超声全程监控下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有效、无严重并发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8.
<正> 患者男,29岁。心前区被拳头打伤后出现胸闷,无呼吸困难,5d后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状态良好,胸骨左缘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心律不齐。心脏彩超显示:心尖右室侧处可探及一囊性包块(图1),大小约为5.0cm×3.0cm,其内可探及不规则稍高回声团及低回声团,右室前壁处探及一宽约0.32cm的回声失落,该囊性包块由此与右室腔相通,CDFI:收缩期探及一红色血流信号自右室进入囊性无回声区(图2),血流速度约为1.15m/s。  相似文献   
49.
患者男,50 岁.偶然发现左颈部包块,无不适.体格检查:说话或吞咽时于左颈部皮下可扪及一椭圆形肿块,大小约3.5 cm×1.5 cm.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软,有囊性感,加压可消失,用力屏气或咳嗽时明显变大.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2001年~2005年崇信县城区2860例已婚女职工妇女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患病总人数1484例,患病率51.89%;其中宫颈炎占首位,其次为阴道炎,附件炎为第三位,患病率分别为51.71%、9.09%、7.20%,确属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妇女病患病率与年龄、职业、产次、人工流产等有关,从而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改进预防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