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6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郑金聪  朱俊峰 《海峡药学》2010,22(5):212-214
以用药金额、DDDs、DDC对我院2005年-2007年抗菌药物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结果我院2005年-2007年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分别占全年药品总金额的36.64%、39.83%和34.73%,居于前4位的均是头孢类、氟喹诺酮类、其他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DDDs排序前10位的药品中,大部分是口服制剂,三年各有7个、7个和8个,排序比小于1的各年度均占20%。说明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个别品种的应用缺乏合理性,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相关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比较在小儿浅表手术中使用Proseal喉罩、Classic喉罩和面罩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3~10岁、ASA分级Ⅰ~Ⅱ级行浅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Proseal喉罩组(PLMA组)、Classic喉罩组(CLMA组)和面罩组(FM组),每组各20例。通过观察胸廓运动幅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书02)正常波形、听诊双肺呼吸音确定喉罩及口咽通气道到位情况。记录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SpO2、PETCO2的变化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结果HR、MAP在诱导前、诱导后、置入即刻及术中,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诱导后、置入即刻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MA组术中RR、PETCO2变化与CLMA组和F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MA组并发症发生率(10%,2/20)低于CLMA组(35%,7/20)和FM组(70%,14/20)。结论与Classic喉罩和面罩比较,Proseal喉罩用于小儿浅表手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无反流误吸及术后呕吐,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修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31眼)。试验组术后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促角膜修复,对照组术后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角膜修复。所有患者术前1 d进行裸眼视力检查,术后1 d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和裸眼视力检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和裸眼视力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逐渐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时间点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719.096,P<0.001)。术后1周,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4.83±2.28)、(3.89±1.87) s;术后1个月分别为(5.86±2.48)、(4.60±1.97) s,术后3个月分别为(8.33±...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RNA干扰抑制人端粒酶RNA组分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R)的表达时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hTR基因的RNA干扰表达重组体用脂质体介导方法稳定转染HeLa细胞.RTPCR法检测hTR的mRNA表达水平,TRAP-PCR法检测端粒酶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RT-PCR结果表明,稳定转染RNA干扰表达重组体的细胞株,其hTR基因的mRNA抑制率较无转染对照组下降了(59.7±3.3)%,较转染空载体组下降了(56.3±4.4)%;实验组细胞端粒酶活性下降,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结论: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hTR基因在HeLa细胞的表达能抑制该细胞端粒酶活性和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建立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质控方法,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对质控样品进行评估。方法 利用HPLC-MS/MS建立人全血中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对治疗药物监测过程中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质控样品进行统计分析,绘制Levery-Jennings和Z分数质控图,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进行室内质控评估。结果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40~1040.00和0.50~49.50 ng·mL-1,定量下限分别为10.40和0.50ng·m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8.61%~113.24%和101.99%~109.37%,内标归一化的基质因子分别为106.68%~111.27%和95.70%~97.81%,日内和日间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均小于15.0%,其他参数也均符合生物样本定量分析要求。Levery-Jennings和Z分数质控图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26组质控样品的检测结果提出警告4次(违反12s规则),未出现失控现象...  相似文献   
96.
朱俊峰  江伟 《中国医药》2007,2(7):436-438
目的评价芬太尼及其联合氯诺昔康用于妇科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效应。方法30例全身麻醉下行妇科下腹部手术患者,以术后静脉镇痛用药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负荷量:芬太尼1μg/kg,持续静脉输注15μg/h;B组:负荷量:氯诺昔康8mg,持续静脉输注氯诺昔康0.4mg/h+芬太尼5μg/h;C组:负荷量:氯诺昔康8mg,持续静脉输注氯诺昔康0.32mg/h+芬太尼5μg/h。分别记录3组术后2、6、24、48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3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B组高于A、C组,但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P〈0.05或P〈0.01)。结论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用于妇科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可靠,与单纯芬太尼相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 30例妇科下腹部手术患者,以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腰麻组(S组)、硬膜外麻醉组(E组)、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10例.术后均采用氯诺昔康0.4 mg/h+芬太尼5 μg/h持续静脉滴注镇痛,负荷量为氯诺昔康8mg.分别记录各组术后2、6、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4、24、48 h 5个时点在非输液侧抽取静脉血用双抗体夹心法(ABC-ELISA)测定皮质醇(Cor)、催乳激素(PRL)、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结果 术后2、6 h,G组VAS低于S、E组(P<0.05).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三种麻醉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4、24、48 h,E组与S、G组相比,Co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RL术毕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在术后4、24 h,G组与S、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IL-10在术后4h与S、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术后静脉镇痛在术后短时间内的效果,全身麻醉优于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但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硬膜外麻醉抑制应激反应的作用优于全身麻醉及腰麻.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格拉斯琼不同给药方式对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80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A组,切皮前缓慢静脉注射格拉斯琼3mg;B组,缝合皮肤前缓慢静脉注射格拉斯琼3mg;C组,格拉斯琼3mg术毕加入静脉镇痛泵持续输入;D组为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术后四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负荷剂量为芬太尼1μg/kg,配方为:芬太尼0.75mg+生理盐水至100ml为维持剂量。观察四组术后6、12、24、48h疼痛评分及对恶心呕吐的影响。结果四组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间对恶心呕吐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格拉斯琼不同时间给药均能较好地预防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99.
疼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峰  解温品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99-1901
疼痛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在世界各地陆续开展.疼痛治疗机构迅速增加、大大提高了疼痛的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和临床治疗水平,目前已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比较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Ⅰ组,n=15)和静脉镇痛组(Ⅱ组,n=15).记录两组术后4、8、12、24、48 h的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观察麻醉前、术后2、24、48、72 h五个时点患者血糖、胰岛素、IL-6、IL-10水平变化.结果 (1)两种镇痛方法均能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2)两组术后血清IL-6、IL-10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升高,术后24 h达峰值,Ⅰ组抑制作用强于Ⅱ组.(3)两组术后血糖均升高,但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术后PCIA和PCEA均可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与PCIA相比,PCEA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