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6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甲状腺手术临床上多采用颈丛阻滞作为麻醉方法,局麻药多选择布比卡因,但布比卡因有致命性心脏毒性,中毒后复苏较为困难。新型局麻药盐酸罗哌卡因作为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因其心脏毒性小,近年来广为应用。作为盐酸罗哌卡因的替代品,甲磺酸罗哌卡因是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后的一种国产新型酰胺类局麻药,临床上也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和术后镇痛,但用于颈丛阻滞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使用0.447%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并与0.25%的布比卡因颈丛阻滞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2.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时17篇文献中18项研究替米沙坦与其他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米沙坦与对照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同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同质性较好(X2=13.36,P=0.71及X2=14.39,P=0.42),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后效应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P<0.05及Z=3.83,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总体上优于对照组,且其安全性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3.
口服利多卡因治疗围术期恶心呕吐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口服对围术期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方法:120例术中或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甲氧氯普胺组和利多卡因组。病人发生恶心呕吐时,甲氧氯普胺组立即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10 mg,利多卡因组给予2%利多卡因2~3 mL口服,记录2组起效时间及疗效。结果:甲氧氯普胺组起效时间为(2.2±s 1.2)min,利多卡因组(1.0±0.7)min,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疗效亦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口服利多卡因治疗围术期恶心呕吐,作用迅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格拉斯琼不同给药方式对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80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A组,切皮前缓慢静脉注射格拉斯琼3mg;B组,缝合皮肤前缓慢静脉注射格拉斯琼3mg;C组,格拉斯琼3mg术毕加入静脉镇痛泵持续输入;D组为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d。术后四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负荷剂量为芬太尼1μg/kg,配方为:芬太尼0.75mg+生理盐水至100d为维持剂量。观察四组术后6、12、24、48h疼痛评分及对恶心呕吐的影响。结果 四组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间对恶心呕吐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格拉斯琼不同时间给药均能较好地预防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35.
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康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口老龄化 ,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患者日益增多。为免除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应采取早期手术治疗措施。我院 1 996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对 2 7例高龄股骨颈骨折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术后早期行康复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 ,男 1 1例 ,女 1 6例。年龄 72~ 89岁 ,平均 80 .5岁 ,均为新鲜股骨颈骨折 ,伤后入院时间平均 8小时。右侧 2 1例 ,左侧 6例。头下型与头颈型骨折 1 8例 ,经颈型 9例。 X线片显示髋臼均无骨折。全部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患者入院后行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Lin28B的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in28B在75例膀胱癌组织及1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或精确概率法分析Lin28B在膀胱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以及膀胱癌不同病理学分级、不同临床分期中Lin28B的阳性率的差异。并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Lin28B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Lin28B在64%(48/75)膀胱癌组织中表达阳性,在癌旁组织中表达为阴性(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理学分级恶性程度高的标本,Lin28B的阳性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临床分期进展程度高的标本中,Lin28B的阳性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示Lin28B表达阳性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Lin28B在膀胱癌中高表达,且与膀胱癌的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建立N-甲基em>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 MNNG)诱导的人端粒酶RNA组分(telomerase RNA component, TERC)缺陷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恶性转化细胞模型。方法:将靶向TERC基因的shRNA干扰质粒载体转染16HBE细胞,G418抗性克隆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的16HBE-1细胞,RT-PCR检测16HBE-1细胞TERC mRNA的干扰效率;用1 mg/L MNNG对16HBE-1细胞进行隔代染毒,每次染毒1 h;直到染毒27次转化灶的出现。分离扩增转化灶细胞并命名为16HBE-T,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鉴定细胞的转化程度。结果:从转化灶分离培养的细胞能在软琼脂中生长,且转化细胞能在裸鼠体内成瘤,HE染色后光镜下显示为鳞癌。结论:成功建立MNNG诱导的TERC基因缺陷的16HBE细胞恶性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姜黄素联合顺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以及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利用不同浓度姜黄素(配伍顺铂方案)干预人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姜黄素联合顺铂方案对宫颈癌Hela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以及机制。结果实验组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诱导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姜黄素组(P<0.05);实验组COX-2、Caspase-3、Maspin的表达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姜黄素组(P<0.05);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小时后,p53蛋白的表达随姜黄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姜黄素联合顺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化疗敏感性具有重要影响,可以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能够增加其敏感性,这可能是通过增加p53基因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髋臼结构植骨在CroweⅢ、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中应用的短期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2011年6月,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中采用结构性植骨结合非骨水泥臼杯进行髋臼侧重建治疗的38例43髋Crowe Ⅲ型或Ⅳ型DDH患者的短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5髋),女33例(38髋),平均年龄41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51分,19髋术中联合行转子下横行短缩截骨,平均1.6cm。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9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92分。肢体长度差异由术前的平均4.4cm减少至术后0.7cm。术后髋关节旋转中心平均下移3.2cm,内移2.8cm。所有髋臼假体无松动或感染,髋臼结构植骨块均愈合。术后异位骨化1髋,关节脱位1髋,闭合复位成功。结论自体结构性植骨结合非骨水泥臼杯重建Crowe Ⅲ、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旋转中心,短期效果令人满意,无植骨不愈合、骨块吸收或松动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0.
目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到下腔静脉和心脏是手术治疗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探讨使用CT血管造影在该类疾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复习从2010到2017年4例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到下腔静脉和心脏病例,研究其术前CT征象及与外科手术的关系。结果结合临床病史和CT征象,所有病人均得到正确诊断。其中3例肿瘤局限于下腔静脉,1例肿瘤突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所有病人均有多发盆腔软组织肿块,经髂静脉延伸到下腔静脉,并均见肺内转移。所有病例均经包括血管外科、妇科、心脏外科合作成功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与死亡。结论 CT血管造影可准确提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位置、大小、全部病变的延伸范围以利术前评估,在制定手术计划和获得良好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