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6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应用SR—PGA治疗Maisonneuve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Maisonneuve骨折是指胫腓联合分离伴有腓骨上 1/4骨折 ,是踝部少见的严重损伤 ,早期处理不当可引起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传统应用金属内固定物需第二次手术取出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从 1996年开始本院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此类型骨折 16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16~5 7岁 ,平均 32岁。就诊时间 ,伤后 1/2 h~ 6 d,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 9例 ,扭伤 7例。二、手术治疗方法 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使用止血带 ,首先修补内侧三角韧带 ,内侧三角韧带往往损伤严重 ,用1号 Dixon…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吗啡用于痔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混合痔切除手术患者,均采用骶管麻醉。依麻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布托啡诺1 mg+局麻药;B组,布托啡诺1.5 mg+局麻药;C组,布托啡诺1 mg+吗啡0.5 mg+局麻药。三组均以0.75%罗哌卡因10 ml为局麻药,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骶管缓慢注射。观察三组术中麻醉效果,记录术后4 h、8 h、16 h、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术后4 h、8 h、16 h、24 h VAS评分,C组明显低于A、B组(P<0.05);不良反应中嗜睡,B组明显高于A、C组;恶心、呕吐、尿潴留,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1 mg复合吗啡0.5 mg配合局麻药用于痔科手术骶管阻滞,麻醉效果确切,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和总结外科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前列腺汽化电切的手术的配合要点,为这类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该院2013午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进行前列腺汽化电切的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外科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前列腺汽化电切的手术的配合要点。结果 48例患者未出现手术大出血、死亡以及电切综合征(TURS)等情况,临床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情况稳定。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外科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前列腺汽化电切的手术治疗时必须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操作、严格的术中监护以及优质的术后护理,才能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体位对择期剖宫产产妇循环和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体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宮产的产妇80例均分为四组,分别采用平卧位(S组)、左侧倾斜30°位(L组)、左侧倾斜15°同时头低15°位(LT组)、仰卧同时头低15°位(ST组)。记录各组麻醉前、麻醉后5、10、15 min、胎儿娩出即刻患者的MAP、HR、SpO2及新生儿1-、5-min的Apgar评分。结果麻醉后10 min,S、LT、ST三组MAP与麻醉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也明显低于L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侧倾斜30°位可有效降低剖宮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5.
术后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模式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神经和适应能力评分(NACS)的影响.方法 120例单胎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的产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依术后镇痛用药不同,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0.2%甲磺酸罗哌卡因;Ⅱ组:吗啡80 μg/h+0.2%甲磺酸罗哌卡因;Ⅲ组:芬太尼3 μg/h+0.2%甲磺酸罗哌卡因;Ⅳ组:术后疼痛时采用盐酸哌替啶肌注作为对照.Ⅰ~Ⅲ组均采用镇痛泵,负荷量为0.2%甲磺酸罗哌卡因5 ml.记录术后2、6、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术后24 h内及术后6w母乳喂养情况;记录术后24 h内新生儿NACS.结果 Ⅰ组术后24、48 h VAS评分高于Ⅱ、Ⅲ组(P<0.05),Ⅳ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高于Ⅱ、Ⅲ组(P<0.05),且术后2、6 h VAS评分高于Ⅰ组(P<0.05).术后24 h内及术后6 W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术后24 h内新生儿NACS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吗啡或芬太尼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镇痛均可有效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对新生儿和母乳喂养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6.
疼痛医学观念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发展史虽历经几千年,但对疼痛的认识和观念的发展却极为缓慢。直到19世纪以来,科学的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才开始盛行,对疼痛的认识也开始有了明确的研究。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疼痛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在国内外陆续开展,目前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27.
目的采用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相同的麻醉深度下观察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变化。方法老年全麻患者54例,随机分为3组,舒芬太尼组(SF组)诱导用舒芬太尼0.4μg/kg、瑞芬太尼组(RF组)用瑞芬太尼2μg/kg和芬太尼组(F组)用芬太尼3μg/kg。比较全麻诱导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结果与全麻诱导前相比,3组在插管前MAP降低(P〈0.05),F组和RF组CI下降(P〈0.05),SF组CI无明显变化。F组SVRI升高(P〈0.05),SF组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RF组明显下降(P〈0.01)。插管后SF组和RF组SVRI升高(P〈0.05)。F组气管插管后肾上腺素浓度升高(P〈0.05),高于SF组和R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强于芬太尼,但是心血管稳定性方面舒芬太尼优于瑞芬太尼。  相似文献   
28.
下胫腓连结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临床治疗下胫腓连结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2具成人尸体踝关节标本,观察下胫腓连结的形态、结构、韧带附着面,阐明其排列关系和结构特点。结果:下胫腓连结形似埃菲尔铁塔,由韧带联合、皱襞和骨连结三部分组成,韧带附着面呈燕尾状。结论:下胫腓连结结构既牢固又有弹性,下胫腓连结损伤的治疗应维持弹性固定。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比较在小儿浅表手术中使用Proseal喉罩、Classic喉罩和面罩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3~10岁、ASA分级Ⅰ~Ⅱ级行浅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Proseal喉罩组(PLMA组)、Classic喉罩组(CLMA组)和面罩组(FM组),每组各20例.通过观察胸廓运动幅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正常波形、听诊双肺呼吸音确定喉罩及口咽通气道到位情况.记录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SpO2、PETCO2的变化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HR、MAP在诱导前、诱导后、置入即刻及术中,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诱导后、置入即刻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MA组术中RR、PETCO2变化与CLMA组和F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MA组并发症发生率(10%,2/20)低于CLMA组(35%,7/20)和FM组(70%,14/20).结论 与Classic喉罩和面罩比较,Proseal喉罩用于小儿浅表手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无反流误吸及术后呕吐,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