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壳聚糖纳米粒(DG-CS NPs),评价其制剂学性质及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喷雾干燥法制备DG-CS NPs,正交设计法优化;考察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分布及体外释放特征。硫酸葡聚糖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以疾病活动指数法评价DG-CS NPs的治疗效果。结果:DG-CS NPs大小在300~600 nm,载药量为(51.25±1.75)%。DG-CS NPs的药物释放受环境pH的影响,对UC具有显著的治疗与改善效果。结论:喷雾干燥法制得DG-CS NPs对UC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32.
酮洛芬-丹皮酚偶合物的稳定性及其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酮洛芬-丹皮酚偶合物(Ket-Pae)的稳定性及其降解动力学。方法:RP-HPLC测定Ket-Pae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通过初步稳定性试验考察Ket-Pae稳定性,并进行不同pH条件和血浆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在高温条件下Ket-Pae有明显降解的现象;与酮洛芬和丹皮酚相比,Ket-Pae的水溶性降低200~300倍,lnP上升4倍左右;Ket-Pae的降解曲线呈V-型分布,pH=5时最稳定(t1/2=14.4d)。在血浆中的Ket-Pae降解半衰期很短(t1/2=1.3min),可迅速降解为酮洛芬和丹皮酚。结论:Ket-Pae的脂溶性增强,其稳定性受高温和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3.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大鼠深度烧伤创面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和机制。方法:1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每组5只,实验组大鼠建立背部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烧伤创面ILK表达;另取45只大鼠建立背部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ILK组,每组15只,阴性对照组和ILK组大鼠创面分别注射pEGFP-C1慢病毒和pEGFP-C1-ILK慢病毒,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1 d、7 d、10 d、14 d、21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10 d时取创面组织,ELISA测定创面组织TNF-α、IL-1β、IL-6、IL-10表达;21 d时取创面组织,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创面组织自噬标志蛋白轻链蛋白3(LC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烧伤大鼠创面组织ILK表达较正常大鼠皮肤组织显著升高(P<0.05);ILK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在第7、14、21天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ILK组大鼠创面组织病变坏死程度明显降低,炎症细胞浸润减少,TNF-α、IL-1β及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LC3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5),LC3-Ⅱ/Ⅰ显著降低(P<0.05),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6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ILK在深度烧伤大鼠创面组织表达增加,过表达ILK可减轻创面炎症反应,抑制自噬,促进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34.
<正>以混合型发病的颈动脉窦综合征,易误诊为其他心源性及神经源性疾病。本文报道1例以心率、血压下降、晕厥为首发表现的颈动脉窦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时诊治,以免贻误病情。1病历摘要1.1一般资料患者,男,64岁。因入院前5个月出现头晕伴间断反复晕厥,每次持续1~2分钟能自行苏醒;入院前7天再发晕厥,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出现心搏骤停,予“多巴胺”等相关抢救,住院期间晕厥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考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遂转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入抢救室后再发晕厥两次,发作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大汗淋漓,每次晕厥数分钟后能苏醒,急诊拟“晕厥待查”于2021年4月20日收住抢救监护室。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有鼻咽癌放疗史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