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研制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Patients-reported outcomes,PRO)评价量表。方法:参照美国FDA发布的PRO量表研制说明,遵照量表学原理,经临床病例与医案的症状筛选、患者访谈、研究小组讨论确定量表条目池。经专家咨询与问卷调查确定量表条目,依据专家对条目重要性的评分确定条目权重。结果:临床病例与医案症状筛选、患者访谈以及研究小组讨论后确定了33个条目组成条目池。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后确定了偏头痛PRO量表的12个条目,各条目权重相当,视作等权。结论:偏头痛PRO量表条目来源于医案、临床病例和患者本身,经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后筛选出的量表条目代表性好,条目分布与构建的量表阈体系一致,由上述条目编制的偏头痛PRO量表科学性强,是对偏头痛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川芎定痛饮预防性治疗偏头痛肝风挟瘀证对伴随症状的影响及主症与伴随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安慰剂对照、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治疗组(86例)服用川芎定痛饮免煎颗粒加必要的止痛剂,对照组(42例)服用免煎颗粒安慰剂加必要的止痛剂。对治疗4周和停药后4周时,伴随症状及头痛发作次数进行疗效评价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头痛发作频次、伴随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随访期头痛发作频次与治疗4周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畏光流泪、肢体无力症状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与治疗4周头痛次数差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头痛次数变化与伴随症状各症状积分的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川芎定痛饮的预防性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并有效地改善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医疗数据,分析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方法] 以电子住院记录为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前后病情变化将病例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通过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适应症状群相关指标,并将结果可视化为列线图。[结果] 红舌、滑脉对醒脑静疗效起正向影响,具备该特征的患者有效性较好;神疲、面色萎黄、少苔对醒脑静疗效起负向影响,具备该特征的患者有效性较低。[结论] 明确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可以指导医师合理用药,利用真实世界医疗数据可以成为研究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失眠症的中药新药研究思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眠症是睡眠障碍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针对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失眠症的中药新药 研究思路,包括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失眠症模型,选择合适的临床诊疗点,制定科学的中医证候及疗效评价标准。认为 开发治疗失眠症的中药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所致气滞血瘀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24只大鼠分成肾上腺素组、生理盐水组、正常组,对各组大鼠连续2 h监测血流速度、心率、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后,大鼠颈总动脉(CCA)血流速度下降(P<0.05),心率随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CCA120 min平均动脉压较40 min降低(P<0.05)。肾上腺素组血流速度在60、80、100、120 min等时间点较正常组或生理盐水组均降低(P<0.05)。肾上腺素组心率较生理盐水组在60、80、100 min等时间点有所加快(P<0.05)。生理盐水组和肾上腺素组平均动脉压在0 min较正常组降低(P<0.05)。[结论]血流速度可作为肾上腺素所致气滞血瘀模型的量化评价指标,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后1 h是运用该模型进行活血化瘀药筛选与评价的较佳时间。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玄府是遍布机体各处的一种至微至小的组织结构,其主要功能包括流通气液、渗灌气血和运转神机.脑玄府开阖不利是头痛各种证候形成的共同基础,气郁玄府、浊停玄府、血瘀玄府或玄府气血不足,是头痛重要的发病机制.治以开通玄府法,以畅达人体阻滞之气、血、津、液,用药多选用祛风、理气、活血、化...  相似文献   
17.
口针疗法是刘金荣所首创的一种新的针刺疗法,它以针刺口腔中的特定穴位来治疗疾病.笔者近几年来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此法,治疗多种病症收到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率的分析试图为脑梗死临床结局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本项研究采取前瞻性设计对来自10个临床研究中心急性期脑梗死住院患者的数据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出入院当天NIHSS评分、发病90 d NIHSS评分和BI数据资料完整患者953例,将患者按入院时NIHSS评分分为3级:轻度(<7分)、中度(7分~15分)、重度(>15分),以BI作为功能残疾的疗效判定"金标准",发病90 d BI≥95分为预后良好、BI<95分为预后不良的分界点将BI转换为二分类变量(残疾与否),应用ROC曲线了解NIHSS的变化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90天功能残疾的判断价值。结果本研究发现NIHSS变化率预测脑梗死患者发病90 d功能残疾的AUC曲线下面积均>0.70,轻度患者为0.76、中度患者为0.85,重度患者为0.97,与AUC曲线下面积=0.5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测脑梗死患者良好功能结局的最佳NIHSS变化率的截断值在轻度、中度、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分别为70.8%、74.7%、84.9%;其灵敏度在三者分别为63.0%、81.8%、100.0%,特异度分别为78.1%、75.4%、94.3%。结论 NIHSS的变化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90 d功能残疾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这种预测能力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血管舒缩异常大鼠模型的血流调节作用。方法:大鼠分5组:溶媒组、多巴胺组、模型组、盐酸氟桂利嗪组、天麻素组,通过脉冲多普勒血流计对大鼠颈总动脉血流速度进行动态检测。结果:在血管舒缩异常模型两个阶段中,盐酸氟桂利嗪血流速度变化指数(BFVCI)与模型组在各时点相比无明显差别。在多巴胺阶段天麻素组BFVCI较模型组在4、5、7、8、9、10、35、40、45min等时间点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1,P0.05),在硝酸甘油阶段天麻素组BFVCI较模型组在50-105min等时间点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1,P0.05)。结论:天麻素在血管不同的舒缩状态下对血流速度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能通过增加血流速度发挥抗偏头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转化医学是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桥梁,探讨其在偏头痛动物模型证候属性中的运用。方法:基于既往研究成果,结合转化医学,运用血瘀诊断标准,虚证诊断标准对利血平化致5-HT偏头痛模型小鼠进行证候属性判断,并通过"以药测证"来进一步验证。结果:利血平化致5-HT偏头痛模型小鼠具有阳虚、脾虚、血瘀证的证候属性。结论:转化医学对偏头痛动物模型证候属性判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