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我们应用高新型关节灌洗液关节腔内灌洗结合透明质酸钠(HA)治疗膝骨关节炎(OA)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60例膝OA均为本科1999年1月至8月间门诊和住院患者,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学院的临床及放射学标准[1], 随机分为HA关节腔内注射组(HA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52±8)岁,病程为(34±30)个月;HA配合关节灌洗组(HA+关节灌洗组):患者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55±11)岁,病程为(41±35)个月.两组的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两周内未使用NASID或糖皮质激素,无严重心、肝、肾、肺等疾患.  相似文献   
52.
上海市杨浦区常见风湿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强直性脊柱炎(AS)、类风湿关节炎(RA)和痛风等风湿性疾病的流行情况。方法按照统一制定的表格,对上海市杨浦区6584例成人(≥16岁)进行问卷调查,对回答阳性者进行体检和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一般风湿性症状以膝、腰、肩、颈4处常见。女性各部位的症状频率均显著高于男性。有风湿病症状的总共为13.3%。AS患者8例,RA患者31例,痛风患者22例。还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皮肌炎1例和硬皮病1例。结论上海市杨浦区AS的患病率低于汕头、北京,与黑龙江地区相近;RA的患病率与汕头、北京、山东的调查结果相近;痛风的患病率略高于汕头地区。  相似文献   
53.
目的总结反应性嗜血细胞综合征(RHS)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22例诊断为RHS病人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案。同时以骨髓细胞学证实发生嗜血细胞与否分组, 比较2组之间的异同情况。结果主要临床特征为高热发生率95.5%, 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生率81.8%,血液系统受累、贫血发生率72.7%,血小板减少50.0%,RHS发生时WBC(19.5±8.1)×109/L,血红蛋白(95.2±14.4)g/L,白蛋白(26.1±4.4)g/L,三酰甘油(3.2±2.1)mmol/L,纤维蛋白原(1.5±0.7)g/L。经骨髓细胞学明确见到嗜血现象11例,嗜血组和非嗜血组病人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11/22)病人经治疗后缓解出院(其中1例失访),病死10例,其中成人Still病5例,淋巴瘤1例,皮肌炎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肠系膜脂膜炎1例。呼吸衰竭是主要死因。结论风湿性疾病导致的RHS以成人still病多见,其他RHS最常见的为淋巴瘤,该病预后差, 死亡发生率较高,呼吸衰竭为主要死因。抓住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有助于RHS的早期识别。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可控制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5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HLA-B27强相关。AS并多发性骨髓瘤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我科收治的1例以中轴关节表现为首发症状,晚期出现多发性骨髓瘤的AS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5.
上海市杨浦区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调查上海市杨浦区原发性痛风的流行情况。方法 按照统一制定的表格 ,对上海市杨浦区 65 84名自然人群 (≥ 16岁 )进行问卷调查 ,对回答阳性者进行体检、X线检查和血尿酸检验。结果 共发现原发性痛风患者 2 2例 (男性 2 0例、女性 2例 ) ,患病粗率为 0 .3 3 % (男性0 .63 %、女性 0 .0 6% ) ,标化患病率为 0 .2 2 % (男性 0 .44 %、女性 0 .0 3 % )。男女性标化患病率之比约为 15∶1。结论 痛风在上海地区的患病率为 0 .2 2 % ,且主要发生于男性  相似文献   
56.
患者:女,56岁。因“反复肝损害25年,加重伴贫血、出血3年,关节肿痛3个月”于2002年9月18日入院。患者于1977年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厌油和腹胀,外院多次查肝功能均示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轻度升高,而慢性指标(麝香草酚浊度和麝香草酚絮状试验)强阳性,诊断为“慢性肝炎”,予以保肝治疗,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57.
1病历摘要患者:女,56岁。因“反复肝损害25年,加重伴贫血、出血3年,关节肿痛3个月”于2002年9月18日入院。患者于1977年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厌油和腹胀,外院多次查肝功能均示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轻度升高,而慢性指标(麝香草酚浊度和麝香草酚絮状试验)强阳性,诊断为“慢性肝炎”,予以保肝治疗,病情稳定。1984年4月上述症状加重,第1次在我院传染科住院诊治,查血和尿常规、ALT、AS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乙肝病毒标志“三抗”(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均正常,白蛋白/球蛋…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联合直线加速器髋关节局部X线放射性治疗(放疗)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髋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药物治疗AS髋关节病变患者进行对照。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评价放疗对AS髋关节病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以期为AS髋关节病变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方法从住院的AS髋关节病变患者中选择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相匹配各52例分别纳入药物治疗联合放疗组(放疗组)、单纯药物组(对照组)。两组均选择一种非甾体抗炎药联合柳氮磺吡啶和甲氨蝶呤,放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放疗治疗。两组患者出院后继续原药物治疗,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BathAS活动指数(BASDAI)、BathAS功能指数(BASFI)、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X线分期及炎性指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放疗组髋关节疼痛减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内髋关节功能评分放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组胃肠道反应、外周血白细胞降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都为可逆性;随访3年,两组之间BASDAI、BASFI评分及髋关节X线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造血系统障碍及恶性肿瘤的发生。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放疗联合药物治疗对减轻髋关节疼痛疗效显著,在治疗后2年内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