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方宝霞  陈富超  陈茜  林洁  时晓亚 《中国医药》2011,6(11):1369-1370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网与维普中文期刊网,对1994年1月至2010年12月国内医药学期刊所报道的抗菌药物致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病例117例,涉及47种抗菌药物.117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62例.患者年龄最小为5个月,最大为88岁.发生时间在1周之内者为多,有55例(69.6%).发生率按药物分类居前3位分别为喹喏酮类(26例)、头孢菌素类(23例)、青霉素类(10例),其中环丙沙星最多,达9例;其次为头孢呋辛与左氧氟沙星,各6例.有3例死亡,死亡原因为败血症、粒细胞缺乏与低血压休克.结论 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减少(缺乏)症,加强用药的观察与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补虚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SPE-HPLC-ELSD)法,以Kromasil C18为色谱柱分离,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柱温:30℃。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03-20.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为0.89%(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补虚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系统评价要求,检索1994年1月—2010年6月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作质量评价,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涉及13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对于痊愈率和有效率,更昔洛韦+西咪替丁与单用更昔洛韦、利巴韦林、西咪替丁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痊愈率RR及其95%CI分别为2.66(1.77~3.99)、6.27(4.33~9.07)和2.84(1.71~4.71);有效率的RR及其95%CI分别为2.13(1.14~3.97)、3.66(2.75~4.88)和5.51(2.84~10.68)。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高于更昔洛韦、西咪替丁与利巴韦林。但纳入研究间存在发生偏倚的高度风险,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上结论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引起骨与关节疼痛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 检索1994年1月至2009年6月国内医药学术期刊上有关抗菌药物引起骨与关节疼痛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病例169例,涉及抗菌药物有29种,引起骨与关节疼痛的药物种类以抗结核药物、喹喏酮类、头孢菌素类居前3位;其中吡嗪酰胺引起的最多,达114例(67.5%),其次为左氧氟沙星,10例(5.9%).结论 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引起的骨与关节疼痛,加强用药的观察与监测,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5.
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富超  于琳  李鹏  方宝霞 《中国医药》2009,4(12):990-991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观察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并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更昔洛韦组与阿昔洛韦组有效率分别为90.7%(39/43)、71.4%(30/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3/43)、4.76%(2/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05);成本分别为529.0元、421.2元,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5.83、5.90。结论更昔洛韦组比阿昔洛韦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且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66.
方宝霞  李鹏  钱航  陈富超 《安徽医药》2009,13(11):1425-1427
目的根据国内临床应用利福昔明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考查利福昔明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收集2002-2008年临床使用利福昔明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个临床研究资料共计有1759个临床患者使用利福昔明的病例参加安全性评价,结果发生不良反应计55例次,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以及皮肤等多个系统和器官,ADR发生率为3.13%(55/1759)。结论临床使用中,应特别注意利福昔明消化系统、肝胆系统与神经系统方面的ADR,密切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67.
目的考察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与注射用氯诺昔康在静脉镇痛泵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观察与测定两药在静脉镇痛泵中配伍后的外观及pH值变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两药的含量变化。结果配伍液酒石酸布托啡诺含量与pH值无明显变化,但氯诺昔康的含量不断降低,并且配伍液4h后出现少量沉淀。结论在室温条件下,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与注射用氯诺昔康在静脉镇痛泵中不稳定,临床不宜混合应用于术后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68.
免疫增强剂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近年来各种免疫增强剂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对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9.
方宝霞  陈富超  杨兴明  袁妮  朱军 《安徽医药》2015,19(10):2005-2009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ISI、CBM、CNKI 和 VIP,收集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 RevMan 5.2软件对 VAS 评分、RSS 评分、不良反应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 RCT,合计1649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1)VAS 评分:与单用布托啡诺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在术后12、24及48 h VAS 评分均降低,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单用芬太尼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术后48 h VAS 评分降低[WMD =-0.11,95%CI(-0.20,-0.01),P =0.03];(2)Ramsay 评分:与单用布托啡诺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在术后48 h RSS 评分较高,且有统计学意义;与单用芬太尼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术后 RSS 评分仅12 h 有统计学意义;(3)安全性:联合用药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及总发生率较布托啡诺组或芬太尼组明显降低。结论与单用布托啡诺组或芬太尼相比,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 PCIA 均能获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临床应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70.
目的考察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观察两药配伍后的外观及pH值变化,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的含量测定采用SinoChrom ODS-BP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结果配伍液中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的含量均大于98%,72 h内外观与pH值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条件下,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72 h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