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目的:揭示全国主产区鱼腥草种质资源中黄酮类成分质量分数变异规律,为鱼腥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方法:用液相色谱法测定22个种源鱼腥草中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质量分数,并分析形态特征、地理位置、生长性状与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质量分数的关系。结果与结论:不同种源鱼腥草中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与植物形态存在一定的关系,与种源经纬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在针对鱼腥草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成分选择新品种时,应重点考虑鱼腥草植株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82.
草珊瑚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草珊瑚光合特性,为草珊瑚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种植在浙江林学院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内采自20个全国主产区草珊瑚种源的植株光合特性进行系统测定与比较.结果:草珊瑚的光饱和点均在800μmol·m~(-2)·s~(-1)左右,光补偿点在14.70~48.68μmol·m~(-2)·s~(-1);各不同种源草珊瑚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上下午各有一高峰,在11:00-13:00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主要因子有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二氧化碳浓度(CO_2S)和蒸腾速率(T_r),其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值分别为-0.89(P<0.01),-0.75(P<0.05),0.69(P<0.05).结论:草珊瑚具有良好的耐荫性,通过遮荫和洒水以降低小环境温度,提高湿度,可减少"午休"现象出现的时间,提高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83.
多花黄精和长梗黄精花主要营养功效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黄精"花中主要营养与功效成分,采集安徽青阳、浙江庆元多花黄精花和根茎,浙江龙游长梗黄精花和根茎,分别测定多糖、皂苷、总酚、氨基酸、矿质元素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多花黄精和长梗黄精花中均含有丰富的多糖、皂苷、酚性成分、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其中多糖质量分数为60.88~97.00 mg·g-1,约为根茎中含量的1/2;皂苷质量分数为32.55~40.93 mg·g-1,与根茎接近;总酚为40.79~50.95 mg·g-1,约为根茎的4.5倍;总氨基酸为111.85~131.03 mg·g-1,约为根茎的2.3倍,人体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33.77%~35.71%,并含有丰富的味觉氨基酸;矿质元素钾、钙、铁、锌等含量较高,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限量标准规定以内;DPPH清除率IC50为1.77~3.25 mg·mL-1,显著低于根茎,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根茎。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历代本草所载"黄精花胜于根"的物质基础,表明黄精花具有很好的功能食品开发潜力。此外,花中多糖、皂苷、氨基酸、总酚等营养功效物质物种、种源间差异明显,开展品种选育对提高花的质量与产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4.
多花黄精嫩芽主要营养与功效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多花黄精嫩芽中主要营养与功效成分,采集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横塘村麻泥角弄人工栽培的多花黄精(包括浙江磐安、浙江龙泉、安徽青阳3个种源)展叶前、展叶初期和展叶盛期3个不同时期的嫩芽,测定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总酚等含量。结果表明:多花黄精嫩芽中多糖质量分数为2.34%~12.73%,约占根茎的1/3;蛋白质质量分数达107.75~192.49 mg·g-1,为根茎的5.50倍;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193.13~248.74 mg·g-1,为根茎的4.16倍,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5.57%~39.44%,接近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的标准(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40%左右),味觉氨基酸(TaAA)达到160.12~208.29 mg·g-1,揭示了历代本草"初生苗,味极美"的物质基础;总酚质量分数51.21~58.76 mg·g-1,是根茎的2.96倍;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达95%以上,明显优于根茎。因此,多花黄精嫩芽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野菜与功能食品,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此外,多花黄精嫩芽中主要营养与功效物质与种源、采收季节等密切相关,加强品种选育、嫩芽培育技术研究,对提高嫩芽质量与产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5.
不同品种灵芝主要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不同品种灵芝子实体中4类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为灵芝品种专用化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样品总多糖、总三萜和蛋白质含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芝样品麦角甾醇含量.结果:不同品种灵芝子实体中总多糖、总三萜、蛋白质均为含量较高的主要成分,但麦角甾醇的含量极低;4类成分在不同灵芝品种中含量差异显著,含量之间未发现有相关性.结论:灵芝多糖、三萜、蛋白质这3类各具典型功效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对灵芝子实体的质量控制均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为制剂生产、临床应用的专用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柳叶蜡梅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柳叶蜡梅叶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理化性质和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ABTS法评价各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柳叶蜡梅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1),莨菪亭-7-O-β-D-葡萄糖苷(2),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3)、山萘酚-3-O-芸香糖苷(4)、山萘酚(5)、槲皮素(6)和大黄素-S-O-β-D-葡萄糖苷(7).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5,6具有较好的清除抗氧化活性( ABTS)自由基的作用,其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8.72,1.62,0.563 mmol·L-1.结论:化合物2,3,7均是首次从蜡梅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7.
厚朴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厚朴育苗技术的研究潘心平,黄晓光(浙江省景宁营林公司323500)任启余,梅小林(浙江省景宁医药公司323500)刘饶(浙江省景宁林业总场323500)斯金平(浙江省景宁县科委323500)厚朴Magnoliaoff1cinalisRehd.etWils.和凹叶厚朴M.bifoba(Rehd.etWils.)Cheng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北、四川、广西、云南、陕西、湖南、江西、福建、安徽等省(区)。近年来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大和不合理的采伐,天然资源日益枯竭,营造速生?...  相似文献   
88.
为揭示铁皮石斛多糖积累的规律,明确采收时机对铁皮石斛多糖的影响,该研究在组培室恒温条件下,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预培养铁皮石斛D21无性系小苗至1 cm左右,然后转接培养2~5个月后采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柱前衍生-UPLC分析单糖组分的差异,结果显示多糖及其关键组分甘露糖的含量与培养月龄呈正相关,但各种培养月龄多糖含量均在5—6月份具有峰值,并与大田种植条件下的趋势吻合,表明即使在组培室恒定条件下,采收季节仍然显著影响多糖及其组分的含量,这种植物内在调控的多糖积累动态变化趋势可能与铁皮石斛固有的感知四季变化的生命节律有关。  相似文献   
89.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文章探讨了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引入其它学科的前沿动态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思路,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适应知识的更新和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0.
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结果表明,黄精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一种使用面非常广的药食同源植物,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化学研究进展明显,在大健康背景下后市看好,但产业发展存在资源枯竭且质量不稳定、人工栽培种质混乱技术滞后、功效物质基础不明确、产品开发低小散等瓶颈问题。建议产业发展应以核心功效的物质基础与生物学机制研究为基础,加快栽培品种选育,保证优质种苗的供应,杜绝非药典基原物种的盲目使用;加强野生资源保育与合理利用,突破光照调控、立地控制、密度控制、精准采收等人工栽培关键技术,生产优质药材;揭示黄精炮制减毒增效作用机制,优化加工工艺,制定标准化炮制生产工艺参数;充分利用根、叶、花、果实资源,开发功效确切的系列大健康产品;通过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三产融合,利用品牌战略、互联网+等技术,打造现代流通业态,拓展市场,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