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目的:对可能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19,COVID-19)的药物的现有证据进行文献检索与分析,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linical Trial.gov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官方网站,查找有关治疗COVID-19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最后按照研究药物类别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结果:有2项个案报道提示,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及阿比朵尔可能用于COVID-19的治疗;但1项小样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提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及阿比朵尔的疗效尚不明确;体外研究结果提示,氯喹和达芦那韦具有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活性;利巴韦林和干扰素治疗COVID-19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治疗的间接证据。目前,已有多项评价上述药物治疗COVID-19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中。结论:虽然目前COVID-19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尚无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是已有多项评价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的研究启动,将为COVID-19的治疗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既往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主要基于血清学实验之上,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分子水平对流脑的流行特征、细菌变异和人群易感性情况进行研究,此文对近年来这些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83.
目的:采用HPLC测定活血安痛酒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流速:1 ml/min。结果: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进样量分别在0.032~0.320μg(r=0.999 6,n=6)、0.048~0.480μg(r=0.999 4,n=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隐丹参酮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2%,RSD为2.65%;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为2.87%。结论:该法简捷、稳定、可靠,可作为有效控制活血安痛酒质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静脉注射盐酸阿扎司琼后的药物动力学及体内代谢转化特征.方法 15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盐酸阿扎司琼10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盐酸阿扎司琼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盐酸阿扎司琼主要动力学参数为AUC0-t为(63.37±13.02) (mg/L)h,AUC0-∞为(51.89±11.84)(mg/L)h,Cmax为(7.125±0.591)mg/L,Tmax为(0.667±0.249)h.12%的原型药经尿液排出.结论 盐酸阿扎司琼在生物体内能迅速被吸收,分布快,药效明显.  相似文献   
85.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自信情况,增加医学院校对非医学专业学生自信心研究的实证材料,为医学院校培养非医学专业学生自信心方面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青年学生自信问卷,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265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自信在性别(t=0.042,P>0.05)上没有显著差异;在不同生源地上,才智自信(t=-3.242,P<0.01)和人际自信(t=-2.117,P<0.05)差异显著;不同年级之间(F=4.556,P<0.01)有显著性差异,大一年级自信程度最高,大二年级最低;不同专业(F=6.832,P<0.001)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信息管理专业自信程度最高,生物技术专业最低。结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自信在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水提醇沉物对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灌胃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再灌胃氢化可的松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大鼠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六味地黄汤组、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沉物组、罗格列酮组,分组给药30 d,模型组和空白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cAMP、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模型大鼠FBG≥16.7 mmoL/L,cAMP水平为(1.32±0.04)mmoL/L,成功建立了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大鼠模型;六味地黄汤及其水提醇沉物均能降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大鼠空腹血糖值及CHO、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改善脂代谢。结论六味地黄汤干预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的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脂代谢有关,其水提醇沉物可能是六味地黄汤改善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的药效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87.
镇江市学生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镇江市学生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初中、高中、大学学生开展肺结核病相关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学生1 889人,肺结核病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为69.60%。其中女性为74.74%,男性为6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04,P<0.001);初中生为65.86%,高中生为67.93%,大学生为7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77,P<0.001);全部知晓的比例为34.36%。86.16%的学生愿意了解肺结核的防治知识,82.63%的学生愿意参加相关活动,意愿方面女生比男生更积极。结论镇江市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应把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作为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8.
刘磊  戴冰  肖子曾  冷旺  邹双华  梅君 《中南药学》2007,5(6):494-496
目的检测不同来源山茱萸中莫诺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0.05%磷酸-乙腈(91∶9);柱温:2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结果各药材莫诺苷含量在16.94~18.66 mg.g-1,其中以河南宛西山茱萸中莫诺苷含量最高。在0.25~2.0 mg莫诺苷回归方程为:Y=0.556 6X-0.228 7(r=0.999 1)。结论不同来源山茱萸中莫诺苷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89.
目的:测定大鼠口服六味地黄丸后血清中莫诺苷浓度,并探讨莫诺苷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口服六味地黄丸后血清中莫诺苷浓度;原代培养大鼠前脂肪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莫诺苷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油红O染色方法检测其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内脂肪积聚的影响。结果:莫诺苷与血清中其它成分较好分离。在250~200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5.27%,莫诺苷在大鼠血中的平均血药浓度为(16.92±3.63)μg/mL;8.5~68.0μg/mL的莫诺苷促进大鼠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分化过程中的脂肪积聚。结论:莫诺苷可能为六味地黄丸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之一;有效成分分离测定与药效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阐明六味地黄丸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0.
目的检测不同来源山茱萸中马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柱温25℃,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240nm。结果各药材马钱苷含量分别在1.21%~1.62%,其中以河南宛西山茱萸中马钱苷含量最高。在0.1~0.8μg范围内马钱苷回归方程为y:=0.9000x 1.3903r(=0.9998)。结论不同来源山茱萸中马钱苷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