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和评价动漫图谱式教学在儿童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万彩动画大师应用软件,结合科室培训计划绘制出各个系统症状表现,结合临床案例分析,更简明、形象、生动的阐述临床问题,使培训表格更具实际操作意义,有利于护士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更牢固地掌握相应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结果:动漫图谱式教学应用后,低年资护士的质控成绩、理论知识、急救能力、护理操作、综合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质控检查中低年资护士的回答正确率提高(P0.05)。结论:在儿童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中运用动漫图谱式教学,能显著提升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提升低年资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了低年资护士的满意认可。  相似文献   
32.
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 ,5 羟色胺 (5 HT)是一重要的促有丝分裂原及血管收缩因子 ,具有促进肺血管平滑肌细胞 (SMC)增殖、肺动脉收缩和局部微血栓形成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 5 HT的来源与代谢、信号传导及其在肺动脉收缩、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优化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RFP-PLGA-NPs)的制备工艺,并分析其制剂学性质。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蒸发法(M-SESD)制备RFP-PLGA-NPs。以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制备RFP-PLGA-NPs的优化条件为PLGA 100 mg,poloxsmer 188质量分数1.0%,丙酮与乙醇体积比3:1,有机相体积15 mL。按优化条件所制备的RFP-PLGA-NPs的粒径为(128.73±4.07)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46~0.105,包封率(65.84±0.69)%,载药量(3.78±0.14)%。结论该工艺简单、稳定性好,为后续RFP-PLGA-NPs的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纳米粒、脂质体及微乳等微粒系统可被肝脏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具有被动靶向于肝的趋势;同时利用肝细胞表面某些受体则可特异性靶向于肝达到主动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通过对降血脂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选择他汀类药物提供帮助。方法 对国产和进口品种的降脂药物疗效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药物的成本-效果,制定选药方案。结果 辛伐他汀在所有他汀类药物中性价比最高,其次为瑞舒伐他汀钙,然后为普伐他汀钠片,最差的为阿托伐他汀。但辛伐他汀达标时使用剂量偏大,造成不良反应较多,目前大多研究不支持辛伐他汀的降脂疗效。与进口药物相比,国产药价格优势明显。结论 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瑞舒伐他汀降脂疗效明确,价格相对较低,不良反应少,建议首选瑞舒伐他汀钙降脂。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制备唑来膦酸脂质体并探讨其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唑来膦酸脂质体,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染色法考察唑来膦酸脂质体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制备所得唑来膦酸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79.9 nm,包封率40.22%,载药量3.54%,平均电位-24.3 m V。唑来膦酸针剂与唑来膦酸脂质体对肿瘤细胞均有抑制增殖作用。结论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得的唑来膦酸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粒径分布均匀,符合制剂学要求。采用脂质体包裹后的唑来膦酸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唑来膦酸针剂。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对比方法,分析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10月-12月和2011年10-12月使用依替米星处方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合理使用情况。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前,依替米星处方合格率为87.1%,干预后提高到97.7%。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8.
门诊处方三级审查及点评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处方点评工作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起到了督促作用。《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我院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成立门诊处方点评小组、临床药学工作小组和合理用药监督评价专家组,实施三级处方点评工作制度,并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以保证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39.
促渗剂对利多卡因凝胶透皮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徐颖颖  梁文权 《中国药房》2003,14(6):337-338
目的 :研究薄荷醇和氮酮对利多卡因凝胶皮肤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包含不同浓度的薄荷醇和氮酮的10%利多卡因凝胶 ,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 ,用离体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作用研究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多卡因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结果 :不含促渗剂的利多卡因凝胶的渗透速率为0 834,含1%、3 %、5%薄荷醇的利多卡因凝胶的渗透速率分别为0 810、1 947、0 904 ;含1%、3 %、5 %氮酮的利多卡因凝胶的渗透速率为0 702、0 981、0 788 ;含3 %薄荷醇和1 %、3 %、5 %氮酮的利多卡因凝胶的渗透速率分别为1 299、0 986、0 914。结论 :3 %浓度的薄荷醇对利多卡因有明显的促渗作用。  相似文献   
40.
塞克硝唑体内外抗厌氧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塞克硝唑(secnidazole,SNZ)体内外抗厌氧菌的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塞克硝唑对200株厌氧菌的MIC90,以厌氧消化链球菌、产气英膜杆菌、脆弱类杆菌和牙龈紫质单胞菌小鼠感染模型测定口服或静脉注射塞克硝唑的体内抗菌活性,实验中以替硝唑和(或)甲硝唑作为对照。结果 塞克硝唑和替硝唑对120株革兰阴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l一4,1—2mg/mL,对80株革兰阳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4—8,4—16mg/mL,但无显著性差弄(t=0.36—0.67,P>0.05)。甲硝唑对上述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4—8,16—32mg/mL,明显高于塞克硝唑和替硝唑(t=2.46—2.82,P<0.01)。小鼠感染厌氧消化链球菌、产气英膜杆菌、脆弱类杆菌和牙龈紫质单胞菌后,口服塞克硝唑或替硝唑的ED50分别为6.287—12.912,6.943—14.726mg/kg,尾静脉注射塞克硝唑或替硝唑的ED50分别为4.448—8.398,4.380—8.872mg/kg。结论 塞克硝唑体内外抗厌氧菌的效果与替硝吐相似,甲硝唑体外抗厌氧菌作用不如塞克硝唑和替硝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