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24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辽东楤本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辽东楤本(Aralia elata)的根皮中分得8个化合物,利用理化和光谱方法鉴定分别为胡萝卜甙-6’-棕榈酸酯(6’-O-palmitoyl-β-sitosterol-3-O-β-D-glucoside,A5)、罗盘草甙A(silphioside A,A9)、楤木皂甙A甲酯(araloside A methyl ester,A10)、竹节人参甙Ib(chikusetusaponin Ib,A11)、楤木皂甙A(araloside A,A12)、楤木皂甙C(araloside C,A15、楤木皂甙G(araloside G,A16)、无梗五加甙D(acanthoside D,B1)。化合物A5,A9,A11和B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A10为新天然产物,A16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楤木皂甙G,归属了化合物A9,A1513C-NMR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62.
翼核果及其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王晓炜,徐绥绪沈阳药科大学中药系110015翼核果(VentialgoleiocarpaBenth,)是鼠李科植物翼核果的根茎,别名血风藤、铁牛入石、穿破石、青筋藤、牛参等,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民间用...  相似文献   
63.
知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知母根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采用光谱法和化学方法鉴定其中1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二十九烷醇(Ⅰ)、二十八烷酸混合物(Ⅱ)、β-谷甾醇(Ⅲ)、胡萝卜甙(Ⅳ)、菝葜皂甙元(Ⅴ)、马尔可皂甙元(Ⅵ)、知母皂甙AⅢ(Ⅶ)、知母皂甙BⅠ(Ⅷ)、知母皂甙BⅢ(Ⅸ)、2,6,4'-三羟基-4-甲氧基苯酰酮(Ⅹ)、宝藿甙Ⅰ(Ⅺ)、淫羊藿甙-Ⅰ(Ⅻ)、芒果甙(ⅩⅢ)、7-O-萄葡糖基芒果甙(ⅩⅣ)、知母双糖(ⅩⅤ).其中化合物Ⅷ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Ⅰ,Ⅺ,Ⅻ,ⅩⅣ为首次从知母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64.
人参叶微量新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叶中分离出14种单体化合物。其中4种微量成分用IR、MS、1HNMR、13CNMR及化学方法等分别鉴定为20(R)-原人参三醇(Ⅰ)、胡萝卜甙(Ⅱ)、3β,12β-二羟基-20(22),24-达玛二烯—3—0—β—D—葡萄吡喃糖甙(Ⅲ)及20(R)-原人参二醇—3—0—β—D—葡萄吡喃糖甙(Ⅳ)。其中Ⅲ及Ⅳ系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人参皂甙-Rh3(ginsenoside-Rh3)及20(R)-人参皂甙-Rh3[20(R)-ginsenoside-Rh2]。  相似文献   
65.
辽东Song木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6.
中国辽宁栽培西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辽宁栽培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inn)的总皂甙用低压硅胶柱和反相Rp18Labar柱层析分离得到18种化合物,用IR,MS(FD-MS,FAB-MS),13C-NMR及化学方法鉴定了16种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棕榈酸(1),齐墩果酸(2),胡萝卜甙(daucosterin 3),人参皂甙-Rh1(4),—Rg3(5),—Rg2(6),—Rg1(7),—Rf(8),—Re(9),—Rd(10),—Rb2(11),—Rb1(12)、—R0(13),蔗糖(14),人参三糖(15)及一种新皂甙(16),结构为:20(s)原人参二醇-3-[-O-β-D-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20-[-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甙,命名为人参皂甙-RAO(ginsenoside-RA0)。化合物(4)和(5)系首次从西洋参中分离出的已知皂甙。  相似文献   
67.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菝葜皂甙元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刚  徐绥绪  周密  王喆星  董淑华 《中草药》1994,25(2):69-69,90,110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市售各厂家生产的抗病毒口服液中菝葜皂甙元进行了含量测定。加样回收率为102.8%,相关系数r=0.9997,CV=3.7%。本法可控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68.
从辽东木Araliaelata(Miq .)Seem .根皮降血糖活性部位中最近又分离得到一个新的三萜皂苷 ,通过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 (MS、NMR)确定了其结构 ,将其命名为辽东木皂苷Ⅶ (cong munosideⅦ ) [1~ 3] 。结构见图 1。本品为白色无定形粉末 ,Liebermann Bur chard反应和Molish反应均为阳性。HR FABMS给出分子式为C54 H88O2 4 (观察值m/z :1 1 43 5 5 83[M Na] ,计算值C54H88O2 4 Na :1 1 43 5 5 64)。正ESI MS给出伪分子离子峰m/z :1 1 43[M Na]…  相似文献   
69.
从重齿毛当归中进一步分得9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它们是columbianedian(1),osthol (2),bergapten(3),isoimperaterin(4),meranzin hydrate(5),nodakenetin(6),marmesinin(7),colum-bianin(8)和angelidiol(9),其中,5-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9为一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70.
<正>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为石竹科植物[Pseudo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Hoffm)]的干燥块根。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之一,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但至今对其化学成分未见详细报道,仅对水溶性成分氨基酸类作过一些分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