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天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天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切除程度。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0.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步态不稳、耳鸣和听力下降。根据肿瘤附着于天幕的位置分为5型。直接手术9例,2例幕上入路,7例幕下入路。肿瘤全切(SimpsonⅠ级和Ⅱ级)8例,次全切除1例。结论天幕脑膜瘤应积极手术治疗。适宜的手术入路及精细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显著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复发,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手术体会,分析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8年6月20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从骨窗显露与神经血管保护、责任血管辨识与手术策略、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早期的总体治愈率为95%,其中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治愈8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后即刻治愈10例,延迟痊愈1例,好转1例,严重并发症1例,轻度并发症3例。手术策略和技巧与疗效及并发症相关。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有效外科方法,个体化选择不同的手术策略对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可引起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如何有效的避免喉返神经损伤,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解剖显露喉返神经是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是甲状腺手术质量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颅内血肿及严重脑水肿形成的原因,探讨手术中颅内静脉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5—2012-04收治的1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患者术后头颅CT示术区瘤腔内出血,脑实质内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患者术后CT示严重脑水肿伴瘤腔内少量出血,经加强脱水治疗后改善;其余17例患者术后头颅CT提示不同程度脑水肿,经脱水治疗改善。结论术中颅内静脉损伤可能是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出血及严重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精巧的显微手术技巧,术中妥善保护好静脉,避免损伤,可减少术后血肿及严重脑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右中颅凹颅咽管瘤2例徐义昌例1患者男,38岁。头痛3年伴左侧肢体麻木、乏力3个月。患者3年前曾因“右中耳炎”行右乳突根治术。病程中无发热、失语、四肢抽搐等症状。无多饮、多尿、怕热、多汗。近期觉恶心、呕吐。体检: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光敏,视野无缺损,...  相似文献   
16.
烟雾病又称moyamoya病,作为一种缺血性疾病,其缺血主要以颅内血管疾病尤为突出。通常因两侧颈内动脉发生病变影响到颈内动脉末段,甚至于颈内动脉分叉处血管,使得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前动脉A1段血管等末端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引起颅底血管增生和异常血管网形成的脑血管疾病,故又被称之为颅底网状血管增生症。病理改变由于血管内膜缓慢增生变厚,血管腔逐渐狭窄变细,甚至闭塞不通,颅底各分支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鼻孔经蝶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 对21例垂体瘤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5例,2例部分切除;13例功能性垂体瘤术后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12例术前有视野缺损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5例术后有尿崩症状,经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类肽基脯氨酰异构酶(Pinl)和B细胞特异单克隆鼠白血病毒整合位点基因(Bmil)在人类胶质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胶质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制作由WHOⅡ级胶质瘤组织30例、WHOⅢ级胶质瘤组织19例、WHOⅣ级胶质瘤组织21例与正常脑组织13例组成的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inl和Bmil的表达情况。结果Pinl和Broil在WHOⅡ、Ⅲ、Ⅳ级胶质瘤阳性率分别是(35±3.7)%,(63.7±3.9)%,(77.9±9.2)%和(20.1±5.1)%,(55.1±6.3)%,(61.7±2.7)%,均高于各自正常组(10.7±2.9)%和(7.9±1.3)%,均为P〈0.05。Pinl和Bmil表达与胶质瘤等级呈正相关。结论Pinl和Bmil可能在胶质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inl和Bmil的表达检测可能成为胶质瘤的有效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钻孔、不冲洗及闭式引流的手术方法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04-2012-04我科应用单钻孔、不冲洗及闭式引流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8例,并对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后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耐受良好,术后恢复顺利,达到治愈,术后出现癫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最长随访3a,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单钻孔、不冲洗及闭式引流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化了手术流程,增加了手术安全性,同时也收到良好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联合三通密闭y-1型脑室引流器术中不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行性。方法:局麻下,颅骨钻孔,硬膜切开置管,联合三通密闭y-1型脑室引流器治疗。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结果:全组病人46例痊愈,无颅内积气发生。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微创置管联合三通密闭y-1型脑室引流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行,既能充分清除血肿,又从根本上避免了颅内积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