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目的观察个体化综合物理治疗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TMD患者307例,根据TMD研究用诊断标准(RDC/TMD)对307例患者进行分类,并根据患者的RDC/TMD分类选择包括健康教育、超短波治疗、超声治疗、软组织按摩技术、关节松动技术、关节稳定性训练等的个体化综合物理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最大主动张口度、目测类比法(VAS)、关节弹响程度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治疗后,TMD患者307例的张口度、VAS评分和关节弹响程度分别为(36.95±6.59)mm、(1.21±0.62)分、(29±1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体化综合物理治疗可显著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  相似文献   
42.
总结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大剂量放化疗后,先后出现全身背部、上臂、口腔、舌面、肛周、阴囊周围等大面积皮肤破溃、渗液的护理。密切观察全身皮损进展;背部皮肤糜烂溃疡应用碘伏湿敷,磺胺嘧啶银油纱外敷,床上铺无菌纱垫,加强翻身;PICC穿刺周围上臂皮损予无菌方法置入无菌纱布,外用自制的弹性袜套固定;口腔采用三步含漱法,0.5%碘伏、重组人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加生理盐水溶液交替涂搽;肛周皮损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盐水湿纱布擦拭后,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氧气吹干皮肤破溃处,并使其暴露。经过治疗护理,患者皮肤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3.
右室梗塞常规12导联心电图改变及其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30例单纯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MI)与31例合并右室梗塞(RVI)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作对比分析,后者主要改变为:(1)ST 段抬高Ⅲ大于Ⅱ导联(ST_(Ⅲ/Ⅱ)>1),(2)ST_V_2下移/ST_(aVF)抬高的比值≤50%,(3)aVL 及/或 V_2、V_3出现动态镜像梗塞图形(简称镜像),(4)梗塞性电轴左偏超过—30°,(5)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带或/及右束支传导阻滞。以上标准综合诊断 RVI 的敏感性为96.77%,而任一项改变的诊断特异性均≥90%,其中 ST_(Ⅲ/Ⅱ)>1和 aVL出现镜像的敏感性分别为90%和87.10%。认为常规12导联亦是诊断 RVI 的可靠方法之一,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4.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它不同于左束支传导阻滞,除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外,还可见于“健康人”,在人群体检中,虽然经病史询问、心脏听诊、X线心脏透视或摄片、血脂测查等筛查,发现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大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和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代表药物对流感病毒FM1感染肺炎小鼠肺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以筛选出对流感病毒具有更好免疫调控作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方法 建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在感染后第1、3、5、7天检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芩组、板蓝根组、白头翁组、虎杖组、白花蛇舌草组小鼠肺匀浆TNF-α、IFN-γ、IL-6、IL-1、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 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模型组TNF-α,IL-1,IL-6,IFN-γ的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空白组,在第3天达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代表药物黄芩、板蓝根均可以降低TNF-α、IL-6、IL-1含量,提高IL-10、IFN-γ的含量,第3、5天时作用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头翁、虎杖及白花蛇舌草对炎性细胞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有调节作用,但效果不及黄芩和板蓝根.结论 清热解毒代表药物黄芩、板蓝根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来干预流感病毒引起的免疫损伤,从而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肺炎胸片吸收程度的判定是肺炎痊愈及临床科研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但不同医生的判读存在差异,这严重影响到肺炎胸片临床研究的客观性。所以,肺炎胸片的量化对于客观的评价肺炎患者的病情、规范肺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很少在此方面取得较为公认的成果。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波动性高糖与持续性高糖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取生长良好的对数期细胞用于实验,换用不同条件培养液,分7组进行试验。(1)5.5mmol/L葡萄糖对照组(N组);(2)25mmol/L持续高糖组(H.组);(3)33mmol/L持续高糖组(H2组);(4)5.5/25mmol/L波动葡萄糖组(F.组);(5)5.5/33mmol/L波动葡萄糖组(F2组);(6)25mmol/L渗透压对照组(P,组);(7)33mmol/L渗透压对照组(P2组)。培养72h后以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总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SOD活性:与N组[(32.1±5.0)mU/L1比较,H1、H2组和F1、F2组作用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72h后降低,分别为(19.9±2.4)、(20.5±1.7)、(12.8±2.5)、(10.9±1.7)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6,均P〈0.01),且以F1、F2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2)GSH含量:与N组[(135±18)mg/L]比较,H1、H2组和F1、F2组降低,分别为(97±6)、(92±7)、(70±7)、(71±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68,均P〈0.01),且以F1、F2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3)MDA含量:与N组[(3.3±0.9)mmol/L]比较,H1、H2组和F1、F2组升高,分别为(13.0±2.0)、(11.2±3.3)、(17.0±1.4)、(19.5±0.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642,均P〈0.01),且以F1、F2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4)波动性高糖组与持续性高糖组相比,SOD活性降低,GSH表达量下降,MDA含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波动性高糖较持续性高糖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有更强的氧化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索提高肺科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方法。方法:通过有计划、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结果:药师的专业技能和患者对药学服务质量的满意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药师建立了良好的信誉。结论: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是促进合理用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9.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感染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感染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其合理性,为介入治疗感染抗菌用药提供合理的指导。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本院2009年4月医院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应用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应用抗菌药物病例数503例,感染1例,感染率为0.20%,未用抗菌药物病例数55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抗菌药物单联用药比例为80.29%。共计应用抗菌药物6大类,应用频率最高的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54.93%)。本次调查中没有在手术前0.5~2h开始用药的病例。结论我院介入治疗感染存在用药时间过长、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等现象。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参与培养临床药师的方法。方法结合临床医师带教5名临床药师的实践经验,探讨、总结临床药师的培养。结果通过带教临床药师医疗查房、参与病例讨论、具体病例的药物应用等,培养了临床药师的临床思维,对药物的临床应用、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结论临床医师参与培养临床药师的教学实践,有利于临床药师尽快成为临床治疗团队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