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黏膜三叶因子2(TFF2)的表达变化. 方法 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分别从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检测正常组(6只)、溃疡组(42只)和盐水组(42只)大鼠胃黏膜组织TFF2的表达变化.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胃黏膜TFF2蛋白呈弱阳性表达.溃疡术后1d组TFF2阳性细胞即显著增多,至溃疡术后6d TFF2积分吸光度值达到高峰,阳性细胞以靠近黏膜肌层信号较强,壁细胞阳性表达较多.溃疡术后10d及14d TFF2积分吸光度值低于溃疡术后6d组,但仍维持于较高水平;溃疡术后23d TFF2积分吸光度值显著降低,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RT-PCR结果显示,TFF2 mRNA变化趋势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基本一致,以溃疡术后4d和6d表达较为强烈. 结论 TFF2在维持胃黏膜的完整性和促进其快速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肠三叶因子(ITF)在下丘脑视上核(SON)、室旁核(PVN)的表达及其与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溃疡组(42只)和正常组(6只)大鼠下丘脑和血清及ITF的表达及含量变化,RT-PCR检测ITF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 ITF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视上核和室旁核大细胞部。溃疡1d视上核和室旁核ITF积分吸光度略增高,2d、4d和6d逐渐升高,6d达高峰(P0.01),10~23d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血清ITF的变化与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相似;溃疡组ITF/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吸光度比值在溃疡2~23d均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结论胃溃疡自愈期间可能通过下丘脑和血清ITF的高表达参与溃疡愈合的调节。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2(TFF2)在大鼠下颌下腺的定位及其在不同性别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对大鼠下颌下腺进行TFF2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和RT-PCR检测TFF2mRNA表达.结果:TFF2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闰管、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胞质,特别是近管腔面更多,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管腔内亦有阳性物质分布;颗粒区管的少颗粒暗细胞或无颗粒细胞强阳性;多颗粒细胞弱阳性或阴性.雄性大鼠的下颌下腺表达TFF2mRNA明显多于雌性.结论:TFF2主要分布在下颌下腺导管的上皮细胞,以雄性丰富,且主要以腔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中药温肾健脾活血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33%和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肾健脾活血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冠心通3粒/次,3次/d)和对照组(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服药前后IL-6,TNF-α,EMPs,vWF含量变化.结果:心电图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93.3%,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的IL-6,TNF-α,EMPs,vWF治疗后均下降明显,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通脉胶囊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IL-6,TNF-α,EMPs,vWF的含量,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上与通心络胶囊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以ITS2+psbA-trnH复合序列鉴定徐长卿、白薇和白前及其同属近缘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方法:搜集徐长卿、白薇、白前及其近源混伪品,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DNA,通过实验分别获得ITS2和psbA-trnH序列,将同一样本的ITS2序列与psbA-trnH序列整合得到43条ITS2+psbA-trnH复合序列,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来源于同一样本的ITS2序列与psbA-trnH序列整合得到14条ITS2+psbA-trnH 网上复合序列,用MEGA 6.05软件分析徐长卿、白薇、白前及其近源混伪品的复合序列变异位点,计算种内、种间的K2P距离,并构建NJ系统聚类树。结果:徐长卿、白薇和白前药材ITS2+psbA-trnH复合序列比对后产生17个变异位点;徐长卿、白薇和白前基源物种种内最大K2P距离均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最小K2P距离;系统NJ树能准确将徐长卿白薇和白前及其近缘混伪品。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应用ITS2+psbA-trnH复合序列鉴定徐长卿、白薇、白前及其近缘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癌痛贴巴布剂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单次和多次用药后,癌痛贴巴布剂组与空白巴布剂组豚鼠皮肤红斑、水肿的发生情况。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癌痛贴巴布剂实验组与空白巴布剂对照组豚鼠在用药14 d内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中毒表现和死亡数,并心脏取血观察癌痛巴布剂在短期内对豚鼠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有无明显改变。长期毒性试验是将2组实验组豚鼠连续敷贴癌痛贴45 d后选一组心脏取血,与对照组比较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有无明显差异;另一组停药饲养14 d后再心脏取血,与对照组比较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有无明显差异,以评价停药后一段时间内有无影响。结果:癌痛贴巴布剂对豚鼠一般状况无明显影响;对豚鼠皮肤无明显刺激性作用;对豚鼠体重无明显影响(P>0.05);急性毒性试验中豚鼠心脏取血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长期毒性试验中豚鼠心脏取血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癌痛贴巴布剂的皮肤刺激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验均未显示毒性作用,预期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8.
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可引起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及造血系统的改变,严重的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198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立苯为白血病致病因子,我国也于1987年将苯致白血病确定为职业性肿瘤.因此对职业性苯中毒尤为重视.某公司发现在其涂装作业部工位出现7名疑似苯中毒的人,对其涂装作业部进行职业病调查.  相似文献   
39.
目的:为医疗机构制剂室的改造提供建议。方法:汇总分析湖北省6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制剂室改造后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医疗机构制剂室改造明显提升了产品质量,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设计布局、设施设备、文件、物料和人员等几个方面,主要原因是未能很好结合制剂室实际情况进行改造。结论:建议制剂室改造结合实际情况,图纸应经一线人员审议,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及时升级文件系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彻底整改,以实现医疗机构制剂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AFRS)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报告1例AFRS.鼻窦CT表现为云雾状高密度影,鼻窦分泌物涂片可见Charcot-Leyden结晶及真菌菌丝.结果:AFRS患者经鼻内镜手术及激素、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痊愈.结论:AFRS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特征性的CT表现、病理学、真菌学及免疫学检查.手术、全身的免疫治疗、局部抗真菌药物以及长期随诊在AFRS 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