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51.
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1974年由Frankei和Craig首次报道时称为前列腺腺样囊性癌.经检索文献,此病例报道较少[1],我们报道2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其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52.
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起源。方法收集食管小细胞癌9例,分析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ABC法标记7种抗体。结果患者以中老年多见,肿瘤位于中下段,镜下形态分为燕麦细胞型、非燕麦细胞样型和混合细胞型小细胞癌,免疫组化染色CK、EMA均阳性,Syn、CgA 5例阳性。结论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组织发生可能来自全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53.
假性纤维性晶状体是临床极罕见的晶体病变,本院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女性,4个月。患儿右眼瞳孔区发白半个月于1993年3月8日入院。体检:右眼睑无红、肿、压痛,睑、球结膜轻度充血,巩膜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房周深小于1/3CT,瞳孔圆,大小约3mm,对光反应迟钝,虹膜膨隆,鼻下方虹膜后粘连,晶体后极部混浊,中央有一陈旧性出血灶,表面似有新生血管,眼底窥不清,眼压T+;,左眼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右眼晶状体鼻侧有4.6X5.gmm块状回声,视神经前偏汉测有4X3mm块状回声,提示“右眼球内占位”。遂以“右眼视网膜母…  相似文献   
54.
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1974年由Frankei和Craig首次报道时称为前列腺腺样囊性癌.经检索文献,此病例报道较少[1],我们报道2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其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55.
髓母细胞瘤是常见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发生于小脑。目前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化疗。现有的治疗方案使患者总体生存率可达70%。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将髓母细胞瘤分成4个分子亚型,每个分子亚型有着独特的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及预后特征。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伴有脑膜上皮细胞样旋涡特征的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s with meningothelial-like whorls,DDLMW)的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8年8月诊断为DDLMW的患者6例病历资料及存档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DM2、CDK4、p16等,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MDM2基因扩增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4例发生于后腹膜,2例发生于纵隔,发病年龄范围40~77岁(中位年龄58岁)。大体表现为巨大单发或多发结节状肿块,镜下除了可见高分化脂肪肉瘤成分之外,均可见具有特征性的旋涡样结构,形态类似脑膜瘤;旋涡小体肿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同心圆状致密排列,轻-中度异型性;此外,4例在旋涡小体的周围或中间可见化生性骨组织。免疫表型:肿瘤组织表达MDM2、CDK4、p16,不表达S-100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OX10、上皮细胞膜抗原、CD21、CD23、CD35;肿瘤细胞Ki-67阳性指数低。6例经FISH检测均显示肿瘤细胞伴有MDM2基因的扩增。结论DDLMW是一种罕见的去分化脂肪肉瘤的组织学亚型,特征性的旋涡状结构并不预示其有神经束膜或滤泡树突细胞的分化,认识并熟悉其存在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MDM2基因FISH检测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联合检查在肺部周围性和弥漫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标本,分析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的相关性,比较细胞学、组织病理学以及两者结合诊断的敏感性、假阴性率,分析细胞学分型的准确率。结果 370例肺穿刺标本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癌、恶性肿瘤、疑癌、异型和阴性的例数分别为177(47.84%)、22(5.95%)、16(4.32%)、12(3.24%)和143(38.65%),细胞学诊断相应的例数为166(44.87%)、10(2.70%)、16(4.32%)、49(13.24%)和129(34.87%),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关(P0.001)。细胞学诊断敏感性为80.00%(192/240),组织病理学诊断敏感性为89.58%(215/240),两者结合诊断敏感性为98.33%(236/240),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病理学与两者结合诊断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胞学阳性病例分型准确率为66.15%(127/192)。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为14.59%,其中气胸31例,针道出血或痰中带血23例,均经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于肺部病变是安全的、高敏感性和高准确性的定性诊断方法,同时行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 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其预后。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学部2011年1月—2020年8月明确诊断的ASPS病例共计2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所有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分子遗传学特点以及相关预后信息。结果:25例ASPS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10~52岁,中位年龄24岁。病变部位为四肢16例、实质内脏3例、头面部3例,其余躯干、外阴和腹膜后各1例。肿瘤切面大体表现呈暗红色或灰白色,镜下呈现典型的器官样、腺泡状结构特征和细胞学特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核特征性表达转录因子E3,阳性率100%,此外肌调节蛋白1、波形蛋白、嗜铬素A、肌间线蛋白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Ki?67抗体(Ki?67)细胞增殖指数为5%~25%;其余标志物突触素、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上皮膜抗原、人类黑色素瘤抗体、黑色素A和蛋白S?100均为阴性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可见转录因子E3基因异常断裂。结论:ASPS有特征性的转录因子E3蛋白和基因表达,病理检查是该肿瘤最为可靠的诊断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