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282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432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19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CD-17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及显微镜计数。结果 两种方法计数测定血小板20分钟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结果均出现明显的差异。结论 血标本在采集后,必须20分钟之内完成测定。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报道应用带皮神经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设计切取以带皮神经的腓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逆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和骨髓炎感染的小腿下段1/3及足踝部创面8例.行腓肠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神经端端吻合,皮瓣切取面积10 cm×6 cm~20 cm×12 cm.结果 8例带皮神经的腓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外形与功能良好.随访6个月~1.5年,皮瓣色泽、质地、感觉恢复良好,骨髓炎愈合好.结论 带皮神经的腓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缺损,其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操作安全、成活率高,是修复小腿下段1/3和足踝部创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3.
异丙酚对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PCI2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培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布比卡因组、异丙酚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分别加入Hanks液、布比卡因(终浓度为0.03、0.06、0.09、0.12、0.15mmol/L)、异丙酚(终浓度为1、2,4、8mmol/L)以及同时加入布比卡因(终浓度为0.09mmol/L)和异丙酚(终浓度为1、2,4、8mmol/L)。培养24h时,采用二甲基噻唑二甲基四唑溴盐比色微量分析法测定各孔的细胞活力和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硫氧还蛋白-1(Trx-1)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表达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组PC12细胞活力降低(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异丙酚组PC12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布比卡因组的0.09mmol/L亚组比较,布比卡因+异丙酚组的2—8mmol/L亚组PC12细胞活力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LDH活性升高,Trx-1和TrxR-1表达率降低(P〈0.01);与布比卡因组比较,异丙酚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LDH活性降低,Trx-1和TrxR-1表达率升高(P〈0.01)。结论 布比卡因对PC12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异丙酚可通过保护内源性硫氧还蛋白系统减轻布比卡因诱导的PCI2细胞的毒性。  相似文献   
24.
应届高中毕业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46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抑郁发生率占44.18%。并且发现学习成绩差,感学习有压力,学习欠主动,特别关心成绩好坏的学生负性情绪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5.
近10年来随着我国前列腺癌穿刺活检和切除标本量的迅速增加,国内病理学者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快速提高.早期在穿刺活检中将误穿的精囊腺组织、尿道球腺组织和神经节细胞误诊为前列腺癌的低级错误现在已很少发生,前列腺癌的形态学诊断指标、腺癌的各种组织学变异、Gleason分级标准也已经逐渐普及.但由于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地区和医院间发展不平衡,我们在日常会诊中还是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些错误有的是概念性,有的是经验性,也有的是在诊断前的标本处理上就存在缺陷.我们将目前前列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常见误区归纳为以下几点,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6.
应用痘苗病毒载体表达猴轮状病毒VP4抗原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编码猴轮状病毒(Rhesusrotavirus,RRV)Vp4抗原的第4基因片段插入到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JSA1175的P7.5启动子下游,构建成在痘苗病毒P7.5启动子调控下表达猴轮状病毒Vp4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PJSA1175-VP4。应用磷酸钙沉淀技术将PJSA1175-VP4DNA转入TK-143细胞,在BUDR和X-gal存在下筛选蓝色蚀斑。经3代以上纯化和病毒增殖,获重组病毒R-VJSA1175-Vp4。蚀斑滴定其满度达到15×1011PFU/L。经核酸杂交试验证明所获得的重组痘苗病毒带有猴轮状病毒Vp4抗原基因。用重组病毒感染TK-143细胞(或Vero细胞),在感染后48h,用酶免疫法(EIA)检测受染细胞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表达的猴轮状病毒Vp4抗原基因均呈阳性反应。本试验为本研究室轮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一部分,为深入了解轮状病毒基因结构及其功能在方法学上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积极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受访者驱动抽样的方式在抽取流动老人446名,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积极老化测评问卷和老化态度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 t 检、相关分析、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检验。结果 ①在控制了年龄和性别后,社会支持不仅能够直接预测积极老化(直接效应占比22.45%),还能通过自我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积极老化(中介效应占比77.55%);②流动原因在自我老化态度和积极老化之间起调节作用( β =0.20, t =6.80, P <0.01),自我老化态度对随迁老人的积极老化水平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加显著( β =0.95, t =20.39, P <0.01)。结论 社会支持通过自我老化态度影响流动老人的积极老化水平,流动原因调节了自我老化态度对积极老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与穴位贴敷应用于痰湿阻滞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宝安区中医院肝病科住院部2021年7~12月收治的100例符合痰湿阻滞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患者并自愿参加此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表化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基础治疗及护理、中医情志护理方案一致,试验组加入任脉隔物灸后采用穴位敷贴,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及依从性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8.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86.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痰湿阻滞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穴位敷贴并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可取得更为理想的干预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9.
为了积极抢救重症药物,毒物中毒的患者生命,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灌流三种治疗方式。使90%以上的患者治愈及抢救成功,死亡仅占9.3%。这一血液净化方式的临床应用是抢救重症药物,毒物中毒患者更为积极、效果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造模组(n=48),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根据总胆固醇(TC)水平将造模组随机分成6组:即模型组,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组后开始给药,灌胃剂量为1 mL/100 g,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给予相应的受试物,连续给药6周。测定血脂四项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胃肠激素,即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液调节激素醛固酮(ALD)、抗利尿激素(ADH)和心房利尿钠肽(ANP),以及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结肠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水孔蛋白(AQP)3、胃AQP4的表达位置及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胃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升高(P<0.001),HDL-Ch水平降低(P<0.05),血清MTL、GAS水平降低(P<0.001,P<0.01),VIP升高(P<0.001),ALD、ADH升高(P<0.05,P<0.001),ANP水平显著降低(P<0.001),TP、ALB水平降低(P<0.001,P<0.05)。结肠绒毛、胃黏膜出现大量脱落情况,结肠AQP3荧光强度降低,胃AQP4荧光表达增强,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呈下降趋势,HDL-C水平升高,MTL、GAS显著升高,VIP水平显著降低,ALD、ADH水平降低,ANP显著升高,结肠、胃组织形态结构有所改善。结肠AQP3荧光表达增强,胃AQP4荧光强度减弱,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增强。结论:健脾祛湿方可降低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有健脾祛湿之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Occludin、AQP3、AQP4的表达,保护紧密连接结构的完整性达到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水液代谢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