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9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36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81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198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篇
外科学   280篇
综合类   899篇
预防医学   392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372篇
中国医学   416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芩苷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黄芩苷浓度的高效液相-紫外(HPLC-UV)测定方法,测定志愿者口服黄芩苷胶囊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其药动学参数并对供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单剂量交叉口服黄芩苷试验胶囊和参比片750mg,血浆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法处理后,进行HPLC-UV测定。结果:受试及参比制剂中药物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91±s33)μg·L-1和(86±29)μg·L-1,tmax分别为(7.4±1.3)h和(7.4±1.0)h,AUC0~24分别为(586±233)μg·h·L-1和(579±173)μg·h·L-1,AUC0~∞分别为(616±249)μg·h·L-1和(613±180)μg·h·L-1。黄芩苷试验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1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试验胶囊与参比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02.
Bikunin可以通过抑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调节有关信号传导途径等机制抑制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裸鼠体内实验已证实Bikunin的治疗作用。临床观察表明Bikunin水平与卯巢癌患者预后有关。现将Bikunin的结构和来源、抑制卯巢癌浸润及转移的机制、临床应用等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3.
《内科学年鉴》的一项研究发现: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暂时缓解椎间盘突出的疼痛,但仅能收到短期的疗效。当椎间盘向外突出,或疝出时,会压迫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分出的神经。这可能会导致被称为坐骨神经痛的触电样的腿痛。一个常见的治疗急性坐骨神经痛的方法是在突出的椎间盘附近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这样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研究人员把23个不同的临床试验结果相比较。有坐骨神经痛的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方式被注射类固醇药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 评价中药注射液(TCMI)辅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8个数据库收集常规治疗联合TCMI(治疗组)对比单纯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UAP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起至2021年3月31日,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9项RCT,3 407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注射液对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排序为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香丹注射液+常规治疗>刺五加注射液+常规治疗=生脉注射液+常规治疗>血塞通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常规治疗>疏血通注射液+常规治疗>苦碟子注射液+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液+常规治疗>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冠心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常规治疗>血栓通注射液+常规治疗>瓜蒌皮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对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排序为疏血通注射液+常规治疗>香丹注射+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刺五加注射液+常规治疗>血栓通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常规治疗>血塞通注射+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液+常规治疗>冠心宁注射液+常规治疗>苦碟子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常规治疗>瓜蒌皮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生脉注射液+常规治疗;对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序为灯盏细辛注射液+常规治疗>香丹注射液+常规治疗>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常规治疗>生脉注射液+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瓜蒌皮注射液+常规治疗>冠心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疏血通注射+常规治疗>苦碟子注射液+常规治疗>刺五加注射液+常规治疗,对减少纤维蛋白原(FIB)排序为灯盏花素注射液+常规治疗>疏血通注射液+常规治疗>血塞通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苦碟子注射液+常规治疗;对降低C反应蛋白(CRP)排序为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常规治疗>血栓通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对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排序为舒血宁注射液+常规治疗>苦碟子注射液+常规治疗>疏血通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常规治疗>瓜蒌皮注射液+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血塞通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亚组分析结果与整体Meta分析基本一致。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注射液可改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情况,同时对FIB,CRP,hs-CRP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由于不同中药注射液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存在差异,临床应用时应结合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06.
背景 七氟烷是一种优良的新型吸入麻醉剂,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麻醉诱导时间短,麻醉深度易于控制,清醒速度快,肝肾功能影响小,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特点.而其所具有的芳香味,使七氟烷在小儿麻醉中更具优势.了解七氟烷对发育中大脑的影响可使麻醉医师在临床应用时扬长避短. 目的 对以往文献进行回顾并综合目前最新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七氟烷对发育中大脑的影响. 内容 已有大量关于七氟烷对发育中大脑影响的研究,由于临床试验的局限性,大部分研究都在动物模型上实施,七氟烷对发育中大脑是具有保护作用抑或是损害,其机制是什么,不同的研究者试验结论不一致甚至相悖.趋势 目前关于吸入麻醉药的麻醉作用机制和神经保护、神经毒性作用机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由于大脑内存在多种信号通路、离子通道以及神经递质,使得七氟烷对大脑影响的机制变得复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7.
正良好的血管通路可以为血液透析(HD)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流量,可长期反复使用的高质量的血管通路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带来可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血管通路自最早期的动静脉外瘘开始逐渐发展出多种通路方式。随着HD患者透析时间不断延长,血管通路逐渐成为制约HD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被称为"生命线"。本文拟介绍目前临床常见的血管通路方式以及未来发展。血管通路核心是能为HD提供充足血流量。理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联合中药超声雾化临床治疗干眼的效果。方法:将61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58眼,给予常规干眼治疗,治疗组32例64眼,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超声雾化;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平均治愈时间加以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1.230,P=0.001,P0.05),治疗组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0.453,P=0.000,P0.05)。结论:联合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干眼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使用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9.
患儿男,9岁,因左腹股沟、阴囊及肛门左侧角化性丘疹伴瘙痒8年就疹。8年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左侧腹股沟出现散在分布的粟粒大小皮色丘疹,瘙痒明显,夜间尤甚。皮损逐渐增大呈疣状,累及阴囊和肛门左侧及会阴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通过具体病例的观察来研究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3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对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对这些患者实施中医外治法,包括敷贴、引流湿敷、拖线、灌注等.结果:在经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后,有88%的患者得到好转,有明显效果的占64%.结论: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外治法对治疗糖尿病足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对减轻患者痛苦、加快糖尿病足的痊愈、缩短病程、降低截肢率等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