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1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492篇
预防医学   23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8篇
  1篇
中国医学   182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41.
<正>在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 EGF)和肝细胞的生长、再生及肝脏胶原纤维合成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发现,在慢性肝损伤中均有EGF异常表达。双向调节蛋白 (amphiregulin ,AR)与EGF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均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通路上游配体,可以促进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并分析HIV感染孕妇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HIV感染孕妇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共纳入170例HIV感染孕妇,感染的主要方式为异性性传播。近3年诊治的HIV感染孕妇数量较前几年明显增多。孕妇的主要抗病毒方案为齐多夫定或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婴儿主要抗病毒方案为齐多夫定或奈韦拉平。母婴阻断成功率100%。结论HIV感染孕妇数量呈上升趋势,及时对HIV感染孕妇进行规范系统的抗病毒治疗及对HIV暴露婴儿进行预防可有效阻断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O细胞在连续时间点所产生的细胞毒性效应进行研究,得到准确数据,为进一步毒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RTCA(real-time cell analysis)对不同密度的CHO细胞进行长时间连续测定,绘制不同密度CHO细胞的完整生长曲线。对不同剂量的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O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行实时监测,得到不同作用时间的准确IC50值,绘制连续时间点IC50变化曲线,以判定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O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结果 4种不同密度细胞接种后对数生长期时间有所不同,其中5×10^3个/孔密度最适合进行毒性效应试验。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铜染毒后,毒性作用起始时间约4~5 h,作用12、24、36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0.249、0.207、0.236和0.412 mg/m L。结论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O细胞,毒性作用起始时间约为染毒后3 h开始,作用6 h后,IC50值明显下降,且随着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作用时间达到18 h后,IC50值持续在低于0.2 mg/m L以下,且数值接近。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飞行人员中传染病患者的疾病谱及其对飞行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1993年5月-2006年6月(13年)间住院诊治的飞行人员传染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疾病谱进行分析。结果13年间飞行人员传染病患者占同期飞行人员住院患者的1.41%;所患病种共10种,排在飞行人员传染病前3位的是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和感染性腹泻。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仅乙型肝炎就占全部病例的51.11%。90例飞行人员传染病患者中,停飞51例,停飞率为56.67%。其中,病毒性肝炎58例,停飞51例,停飞率为87.93%;其他传染病32例,经临床治疗后均痊愈,完全康复,飞行合格。结论飞行人员传染病的发病率在下降,所患病种相对单一,主要以病毒性肝炎和细菌性痢疾为主,但停飞率高,危害性大;病毒性肝炎是飞行员停飞最常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45.
新疆南部地区是国内外著名的严重碘缺乏病流行区。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群众自我防病意识淡薄及土盐资源丰富等因素.使得碘盐的推广普及仍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及时纠正居民的缺碘状况.杜绝地方性克汀病和智力残疾的发生.从20世纪70年代起始终坚持以碘盐为主辅以其他综合防治方法的原则.辅助措施包括大面积口服、肌注碘化油.盐水罐投放“碘缓释器”.在牧区推广加碘茶.等。为了评价开展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综合防治措施以来不同时期居民碘营养水平和防治效果,我们对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实施USI初期(1995年)、中期(1999年)和近期(2003年)的敏感人群碘营养状况、碘盐使用率、儿童甲状腺肿患病率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简称PPS法)对我区的IDD的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5.67%,尿碘中位数为90.10μg/L合格碘盐食用率为28.2%,结果表明我区仍属于IDD严重高危地区。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目测法及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分析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SGI)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6例乳腺肿块拟行手术的患者,术前10 d内行BSGI,分别采用目测法(结果分为1~5级)和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分析图像.选出目测法分级≥3级的患者,选取其乳房头尾(CC)位与内外侧斜(MLO)位中病灶与邻近正常乳腺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L/N)中的较大值作为BSGI图像分析的半定量指标.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通过ROC曲线计算目测法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指标L/N的界值;两者结合采用序列试验方法计算其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06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疾病34例(49个良性病灶),乳腺癌72例(73个恶性病灶及4个良性病灶).目测法分级取3.5作为界值时,ROC AUC为0.901(95% CI:0.838~ 0.965)最大,此时BSG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4.4% (68/72)和73.5% (25/34).对目测法分级≥3级的85例进行半定量分析:取L/N 1.92作为界值,其ROC AUC为0.870(95% CI:0.756~ 0.984)最大;恶性组L/N为3.29± 1.30,明显高于良性组(2.02±0.65;t=5.63,P<0.05).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7% (66/72)和88.2% (30/34).结论 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分析BSGI图像,有助于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具有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c-myc基因的表达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生物学影响.方法 用siRNA沉默胰腺癌SW1990细胞中c-myc基因,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噻唑蓝(MTT)法检测siRNA沉默c-myc基因对SW1990细胞增殖的影响;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c-myc基因细胞凋亡水平;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siRNA沉默c-myc基因对SW199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靶向c-myc的特异性siRNA可以高效抑制人胰腺癌SW1990细胞c-myc基因表达,在mRNA水平(0.263±0.048)较转染对照质粒组(0.970±0.012)明显降低,c-myc蛋白质表达量及细胞增值率均较转染对照质粒组明显降低;转染后48 h c-myc siRNA组细胞凋亡率为(19.90±2.09)%,明显高于siRNA阴性对照组(4.93±0.25)%和空白对照组(4.40±0.34)%;Transwell实验结果示细胞穿膜数c-myc siRNA组[(34.3±1.2)个]较siRNA-NC组[(68.3±5.8)个]和空白组[(72.3±1.2)个]均明显降低.结论 c-myc siRNA能够显著抑制c-myc基因在人胰腺癌SW1990细胞中的表达,降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促进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9.
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现已成为"血液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其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担忧在于引起肿瘤细胞的播散。我们从肿瘤细胞清除能力及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临床研究等方面,对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在肿瘤大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其适用范围提出建议。总之,目前研究提示,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可以安全用于某些肿瘤手术,其合理的术前评估系统有待进一步建立。  相似文献   
50.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EEB)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JE病毒,主要通过蚊叮咬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变以脑实质炎症为主,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病死率高,部分病例可留有严重的后遗症[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疫情报告[2],2012年全国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1763例,死亡59例,2013年升至2178例,死亡64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增加。为了加强对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认识,本文报道了北京某三甲传染病医院2013年9月份收治的16例重症乙脑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