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探讨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自评与家长评估的差异,为实施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期间,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盐城市8~18岁儿童青少年1 857名,先进行超重、肥胖筛查,再采用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4.0进行自我评估与家长评估.结果 儿童组生活质量自评,超重、肥胖患儿躯体功能得分(87.2±2.5,83.5±3.3)低于正常儿童(92.5±3.2)(P值均<0.05).青少年组自评,超重、肥胖患儿总分(82.5±2.6,80.3±2.8)、躯体功能得分(85.7±2.8,81.6±2.3)均低于正常儿童(86.9±3.3,91.9±3.6);肥胖患儿社会心理维度得分(79.6±2.4)低于正常儿童(83.2±2.8).家长评估,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躯体功能得分(92.1±2.6,88.5±2.8)均低于正常儿童(95.3±2.5).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家长评估得分均高于患儿自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存在不同程度下降,家长对患儿生活质量评估得分偏高.应重视提高家长对肥胖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关注.  相似文献   
72.
分子生物学中的分子生物传感器技术、分子生物芯片技术、分子生物纳米技术和分子蛋白组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使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更为合理和快速,这将对检验医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就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做以综述,为检验医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三磷酸胞苷二钠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条件.方法:从大鼠双侧股骨中分离获取MSCs,体外培养扩增纯化后传代于塑料培养皿中,以含有三磷酸胞苷二钠(MSCs)的培养液对传至3~5代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诱导后的细胞鉴定.结果:CTP浓度为0.2 mg/ml时,能够诱导NF、GFAP 和 NSE 阳性细胞比例为(32.73±0.63)%、(62.77±2.45)%、(30.41±0.6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SCs可通过体外培养并纯化,CTP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最佳诱导浓度为0.2mg/ml.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东台市面向城乡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广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5-11月,在江苏省东台市选择城乡社区中的糖尿病患者432例,组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并规范开展活动,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发的调查问卷,对所有小组成员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调查。结果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后,糖尿病患者对空腹血糖范围、血压控制范围、超重标准、“三多一少”症状、健康饮食、有氧运动时间、糖尿病危害、并发症防治等8个知识点的知晓率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家中有血糖仪者、自测血糖频率(>1~3次/月)、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采取措施(药物、饮食等)控制血糖、掌握自我足部检查方法的比例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活动后,患者总自我效能得分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等6个分变量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