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常征 《职业与健康》2006,22(19):1576-1578
健康相关产品监督抽检工作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行卫生监督职责,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制度,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按照卫生部《2005年国家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卫监督发[2005]159号)的要求,结合2005年食品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安排以及卫生部“2005年卫生监督工作要点”中完善食品、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2005年我所检查经营单位769户,生产单位256户,共完成抽检工作32类,其中抽检食品企业卫生许可证621户,食品629种、化妆品79种、消毒产品34种、涉水产品28种,共出具采样单、确认书、检验结果告知书等文书1800余份,没收违法产品532kg,责令限期整改312户,立案处罚38户。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应用注射用兔抗人T淋巴细胞多克隆抗体(ATG-F)及注射用抗人T细胞CD3鼠单克隆抗体(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安全性和副反应等.方法 本中心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对于激素冲击治疗不敏感的急性排斥患者51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多克隆抗体ATG-F和单克隆抗体OKT3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安全性和药物的副反应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TG-F治疗28例,排斥逆转26例,治愈率89.3%;OKT3抗组23例,排斥逆转16例,治愈率69.6%.两组结果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OKT3和ATG-F同为抗淋巴细胞的抗体,但其针对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ATG-F临床效果肯定,并且用量灵活,副作用小.OKT3治疗效果一般,则具有术后感染发生率增加、白细胞减少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析毒性中药饮片在儿童专科医院的使用情况及分布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毒性中药饮片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根据相关法定文件,收集整理2019—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患儿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数据,对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和毒性中药使用频率、使用剂量、超药典剂量使用频率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66 294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涉及11味毒性中药饮片,处方18 680张,占比28.18%。据年龄组统计,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患儿使用毒性中药饮片情况最多,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口服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数多于外用。使用频数前5位的毒性中药饮片分别为炒苦杏仁、盐蒺藜、炒苍耳子、川楝子和全蝎。9味毒性中药饮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剂量使用情况,制吴茱萸处方超剂量问题最突出。毒性中药饮片条目数22 309条,单张处方大多使用1味毒性中药饮片,毒性中药饮片联用≥2味的共3 913条。结论 儿科临床应用毒性饮片比较广泛,使用毒性中药饮片基本合理。但需警惕毒性中药连续使用、超药典剂量使用以及毒性中药联用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54.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其伴发的分娩痛却会对母儿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精神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产程进展的新因素,疼痛是影响产妇精神心理的最主要方面,分娩时的疼痛可使产妇过度紧张,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使母体血红蛋白释氧量下降,影响胎盘供氧或体力消耗过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最终致胎儿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总结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探讨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年9月至2009年12月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肾移植受者中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结果1945例(2106例次)肾移植共发生恶性肿瘤39例,发生率为2%。恶性肿瘤于移植术后8~124个月(中位时间57个月)得到明确诊断,其中泌尿系统肿瘤22例,消化系统肿瘤8例,肺癌、淋巴瘤、乳腺癌各2例,硬脑膜小细胞癌、胸膜低分化癌各1例,另有1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人院后3d死亡,原发肿瘤不明。28例获手术治疗,随访至2010年12月,生存16例,其余12例在术后3-96个月(中位时间33个月)死于肿瘤转移;11例未手术者于诊断后3d一36个月(中位时间5个月)死亡。结论肾移植受者中恶性肿瘤的发生以泌尿系统肿瘤最为多见,肿瘤恶性程度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治疗上应尽早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对比采取达芬奇机器人和传统腹腔镜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86例患者因肾细胞癌接受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治疗有效率、肿瘤复发率等指标.86例患者中,32例接受达芬奇辅助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robot assisted lap-aroscropic nephron sparing surgery,RA-NSS),54例接受传统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conven-tional laparoscropic nephron sparing surgery,C-NSS).结果 达芬奇辅助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0.5 mL、112.6 min和5.9d,明显低于传统腹腔镜手术组的79.6 mL、132.4 min和7.5d(P<0.05).达芬奇辅助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体重指数和R.E.N.A.L评分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有效率和肿瘤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达芬奇辅助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重建手术中具有明显优势,并将逐渐替代传统腹腔镜,但是其昂贵的手术费用仍然成为其开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57.
前列腺癌在西方许多国家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经过雄激素剥夺治疗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不可避免的会进展成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这是困扰医疗界的一个重要难题.目前对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仍然不甚明了.近来的研究表明,miRNA参与到人类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而在前列腺癌细胞系、组织中也发现了一些异常表达的miRNA,并且在前列腺癌的进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于最近在前列腺癌中异常表达的miRNA进行综述.现在虽然发现了许多前列腺癌相关的miRNA,但是只有少数进行了功能研究.miRNA是发挥致癌基因还是抑癌基因的作用,则需要对于其作用的目的mRNA的功能进行研究.而前列腺癌相关的miRNA具有致癌和抑癌的能力,因此它们将有可能在临床上作为肿瘤检测指标,或者将来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58.
[目的]调查秦皇岛口岸仓储库的鼠患情况。[方法]随机选取秦皇岛口岸8个仓储库,观察鼠类活动情况,用夹夜法捕鼠并将捕到的老鼠计数、分类。[结果]每个仓储库都有老鼠活动的痕迹,夹夜法捕鼠发现,在8个仓储库中有4个库鼠密度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占50%,本次调查总鼠密度为1.31%。[结论]应加强对秦皇岛口岸仓储库灭鼠工作的管理,防止鼠传疾病的传入与传出。  相似文献   
59.
肖耀军  常征 《中国药事》1998,12(6):355-356
中药汤剂具有吸收快、显效速、便于辨证施治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剂型。但它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汤剂饮片的质量问题11药材的加工炮制问题。目前,中药材的加工炮制质量,各地发展不平衡。一般来讲,大中城市的饮片质量较好,且有《炮制规范》...  相似文献   
60.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编码产物。HLA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的2区1带,长度约3500kb,共有数十个基因座,可分为三类,分别命名为HLA一I、Ⅱ、Ⅲ类基因。HLA-A、B,C为经典的HLA-I类基因,而经典的HLA一Ⅱ类基因一般指HLA-DR、DO,DP,它们编码双肽链(α、β)分子,近年来又发现了HLA-DM、DO等,HLA一Ⅲ类基因的编码产物较多,包括补体,肿瘤坏死因子、热休克蛋白等。由于复等位基因的存在及共显性特点,HLA复合体形成了人体最复杂的遗传多态系统。HLA复合体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