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小儿食道化学性烧伤狭窄的特点和内窥镜下气囊扩张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例食道化学碱烧伤狭窄的患儿术前通过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诊断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采用胃镜下气囊扩张食道术。 结果本组患者均胃镜下气囊扩张手术成功,食道穿孔0例,死亡0例,17例(85%)扩张术后再次出现进食困难及呕吐等食道狭窄症状,扩张治疗2~12次,平均3.7次/例,3例(15%)第1次扩张术后治愈。 结论化学腐蚀剂灼伤粘膜及肌层,碱性液可渗透食道全层,肌层受损,出现瘢痕狭窄,严重者出现完全梗阻。本组食道狭窄的患儿均选用胃镜下气囊扩张术,直视下进行操作是安全,无辐射性,治疗有效满意。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预防结直肠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作用及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结果: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 vs 14.3%,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缩短,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能够有效预防结直肠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并且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复方芪鹰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方法分为2组.在常规降糖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2例)口服复方芪鹰颗粒,对照组(33例)口服依帕司他,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血瘀证患者血栓前状态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69例,其中血瘀证组56例,非血瘀证组13例,另选33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ELISA法、CLAUSS法等检测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和CD62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以及凝血4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CD41表达、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2P表达、PAI-1含量、Fib含量均升高(P〈0.01),PT、APTT时间缩短(P〈0.01);血瘀证组t-PA含量下降(P〈0.05),与非血瘀证组比较,t-P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血瘀证组比较,血瘀证组CD62P表达、Fib含量也有所升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血瘀证和非血瘀证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栓前状态,CD62P、t-PA、PAI-1、PT、Fib、APTT等的改变可能是其血栓前状态的部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5.
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在新疆地区可能是由于日照较强较长,紫外线较多的原因,白内障发病率尤其高,其发病年龄较早,人数较多,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作为医学生,必须掌握其诊断及治疗方式。白内障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但课时较少,如何在较少的课时中更好地讲授这一内容,使学生真正达到掌握有关基本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的教学要求,对于授课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现将在白内障教学中的体会和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延长生存期.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初发AML患者(≥60岁)100例,给予不同方案化疗,诱导缓解方案包括: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Ara-C)],或MA方案[米托蒽醌+Ara-C]或HA[高三尖杉酯碱+Ara-C]等.结果 老年AML(除M3外)CR率47.2%,中位生存期10(1-61)个月,3年生存率(除M3外)为22%;我们发现肿瘤负荷增加及HLA-DR+组虽然在缓解率上与对照照组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其生存时间却明显缩短(P<0.05),这提示肿瘤负荷增加及HLA-DR表达是预后差的因素,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年龄、CD34、CDll7以及伴淋巴系表达与否对缓解率及生存期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认为蒽环类药物联合Ara-C的方案仅适用于核型正常的初治老年AML患者,对于体能状态差、脏器功能异常或年龄>70岁等患者,只能选择羟基脲等姑息治疗或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分析尿道下裂伴阴茎阴囊转位的诊治,总结手术方式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收治的尿道下裂合并阴茎阴囊转位的83例病例资料,并分析手术方式、诊治情况及术后随访外观情况。结果:矫治尿道下裂时同期或分期作阴囊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术后81例阴茎阴囊矫正外观满意,仅2例重度尿道下裂复位不满意需再次行阴茎阴囊复位手术。所有患者在阴茎阴囊复位后经同期或分期尿道成形术后最终均达到尿道下裂修复的标准。结论:本手术方法术后阴茎伸直好,阴茎阴囊复位整形效果满意,最终尿道成形术后预后良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8.
笔者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影响。方法: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病人10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4.0%(42/50)和80.0%(40/50),两组间根除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停药后自行消失,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对Hp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效果好,可提高Hp根除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于成熟期白内障术前眼底病变的阳性诊断率,从形态结构方面协助术后视功能恢复的评估。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因成熟期白内障行手术,并术后明确眼底病变的患眼120例,术前行眼科B超检查形态改变特征与术后眼底OCT及FFA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120眼中超声确诊玻璃体疾病及视网膜脱离符合率达100%;对于后部葡萄膜炎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5.7%,黄斑区病变诊断符合率96.4%,总阳性符合率95.8%。结论 B超检查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明显形态学改变的眼底病变情况,并能为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