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217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经低温保存的GFP基因转染的犬脂肪源性干细胞(ASCs)在脱钙骨(DBM)支架材料上的生长特性及成骨分化潜能。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取并常规培养犬ASCs,用绿色荧光蛋白(GFP)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第2代ASCs,然后进行低温保存。-196℃液氮保存4周后,37℃复苏,测定细胞存活率。低温保存前后的ASCs接种DBM,用成骨诱导液诱导培养2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DBM上的生长情况,DNA定量(Hoechst33258法)测定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通过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蛋白(OCN)含量,观察低温冻存对细胞在支架材料上成骨能力的影响。结果低温冻存复苏后细胞的存活率〉9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细胞在材料上黏附生长良好。体外培养12d时细胞增殖达到平台期,ALP活性与OCN含量则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不断上升,低温保存前后细胞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温保存对GFP标记的犬ASCs在脱钙骨上的体外生长及成骨能力无显著影响,可以作为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复合珊瑚修复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支架的残留率。方法体外扩增、成骨诱导培养犬BMSC,分别将第二代细胞复合珊瑚后植入犬自体右侧3cm的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术后12周(n=6),32周(n=6)取材后分别通过Micro-CT检测和大体、组织学图像分析骨修复、支架残留率和生物力学修复强度。结果 Micro-CT检测和组织学图像分析均表明,BMSC-珊瑚组组织工程骨12周时支架残留率显著高于32周(P0.05),而新骨随材料降解逐步成熟;生物力学显示术后32周力学强度显著高于12周(P0.05)。结论自体成骨诱导BMSC复合珊瑚形成的组织工程骨可良好修复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随时间延长材料逐步降解,组织工程下颌骨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改变测量腹部脂肪的衰减范围对其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同时有脑CT和/或MRI检查以及腹部64层CT扫描的随机病例40例,其中根据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分为正常组和病变组各20例。采用容积软件测量L1—2椎间隙水平的腹部脂肪(AAT)、腹腔内脂肪(VAT)和腹壁下脂肪(SAT)。脂肪衰减范围分别为:-245~-45 HU、-195~-45 HU、-145~-45 HU。用Logistic回归来计算脂肪组织中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的优势比(OR)。结果不同脂肪衰减范围组所对应VAT的OR值基本一致,均>1,95%CI>1,P均<0.05;SAT的OR值基本一致,均>1,95%CI均包含1在内,P均>0.05。结论 64层CT测量腹部脂肪的容积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不随脂肪衰减范围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04.
白雯  尹硕  崔磊  江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27):4984-4987
背景:脂肪源干细胞可分泌众多的免疫调节因子,不引起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并可通过调整T淋巴细胞的种类和数量。 目的:探讨人脂肪源干细胞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方法及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 方法:以0.1%的Ⅰ型胶原酶通过组织消化的方法分离人脂肪组织中的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至第2代后检测其表面抗原的表达,并在成骨诱导液中促进其向成骨细胞的分化,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及对碱性磷酸酶的RT-PCR检测来明确其分化能力。 结果与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脂肪源干细胞生长稳定,扩增速度快。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其高表达干细胞相关抗原。向成骨细胞诱导后经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矿化结节形成,RT-PCR检测发现碱性磷酸酶表达阳性。提示脂肪源干细胞在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简单,扩增速度快,并具有定向分化的能力,是可靠的组织修复和细胞治疗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方法将来源于人囊胚内细胞团的ES细胞,以含维甲酸的培养液经悬浮培养,先形成拟胚体,再将EB贴壁,换含TGF-β1的培养液继续培养,进行相差显微镜、免疫荧光、电镜等检测。结果人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后分化成为血管样结构,Ⅷ因子免疫荧光检测呈阳性,Dil-Ac-LDL摄取实验呈红色荧光,透射电镜显示其与正常的人毛细血管非常相似。结论该方法可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为骨创伤修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以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作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化骨在治疗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3例组织工程骨修复颌面部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的临床资料。抽取人骼前上棘骨髓,分离出hBMSC,经体外诱导和扩增,将hBMSC与部分脱钙骨(30%~40%)复合,于体外培养1个月后,手术植入骨缺损区。分别于术后2周、3个月、2年进行PET-CT检查随访。结果 PET-CT示,术后3个月能形成组织工程化骨,并修复了骨组织缺损,临床治疗效果稳定。结论以自体hBMSC为种子细胞,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可在人体内形成稳定的组织工程化骨组织,并能修复下颌骨缺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本文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严重手外伤治疗中,对皮瓣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6例手外伤患者,创面均有肌腱和(或)骨外露,所有患者均行DSA检查,明确前臂和手的血供情况,包括桡动脉、尺动脉的走行及其穿支动脉、掌深弓掌浅弓的存在与否等。根据造影结果,综合评价血管损伤情况和邻近的软组织条件,并据此选择逆行前臂岛状皮瓣或远位游离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4例患者前臂及手掌部主干血管无损伤,选择逆行前臂轴型皮瓣修复。2例患者因前臂桡动脉断裂、掌深弓掌浅弓完整性缺失而选择游离轴型皮瓣修复创面,术后皮瓣均存活。结论 DSA造影可以清晰显示患侧前臂和手的血管网,发现可能存在的血管损伤,能有效地指导皮瓣的选择,提高皮瓣选择的合理性和皮瓣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8.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fo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tumor,FDCS)为一类起源于滤泡树突细胞(folicular dendritic cell,FDC)的罕见恶性肿瘤,最早于1986年由Monda等[1]命名并报道.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报道的FDCS约100例,但多集中于FDCS的病理学及病因学,很少涉及到该病的影像学表现.我院病理确诊一例FDCS,有详细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探讨中药颗粒剂止嗽散合银翘散加减治疗感冒后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就诊的感冒后亚急性咳嗽患者30例,予以中药颗粒剂止嗽散合银翘散化裁治疗,简称治疗组。随机选择愈咳糖浆(本院制剂)为主进行治疗的28例感冒后亚急性咳嗽患者资料作为观察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3%(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止嗽散合银翘散化裁治疗感染后亚急性咳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患者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