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芝麻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um L.的干燥种子,广植于世界各温带地区,我国资源丰富。芝麻性味甘平,有抗衰老、抗炎及抗癌作用,利胆排石作用,营养乌发作用及致泻作用等。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虚风眩晕、肠燥便秘、病后虚弱等病症,对流感病毒、仙台病毒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杀虫剂、除虫菌有增效作用,临床观察其对气管炎有一定疗效。芝麻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脂肪油类、有机酸类、木脂素类、维生素及必需氨基酸、微量  相似文献   
12.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了适应我国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达到21世纪药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天然药物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应用薄层紫外比色法测定黑、白脂麻中有效成分脂麻素及细辛素的含量 ,结果白脂麻中脂麻素含量为 4 .78‰ ,细辛素含量为 0 .853‰ ;黑脂麻中脂麻素含量为 6.0 8‰ ,细辛素含量 1.96‰。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栾树的花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栾树花三氯甲烷部分中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Ⅰ)、乙酰基伞形花内酯(Ⅱ)和6-苯甲酰基伞形花内酯(6-苯甲酰基-7-羟基香豆素)(Ⅲ)。结论化合物Ⅱ、Ⅲ为香豆素类化合物,是首次从栾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栾树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天麻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增军  苏纪兰  王开  尤晓娟 《中药材》2002,25(5):348-349
以天麻素的含量及出膏率为指标,用正交设计和单因素比较法对天麻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天麻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的医院药事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医院药品管理关系到病人生命健康 ,药事管理也影响医院经济效益。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 ,决不是说医院可以放松对药品的使用质量控制。医药核算可以分开 ,而医药不可分家。医疗质量既是诊断、手术、处置和护理质量 ,更是用药的质量。据WHO调查 ,全球大约有 1/3的患者死于用药不当。在第三世界国家住院病人中有 10 %~ 2 0 %的人发生过药物不良反应。我国上海市调查 ,住院病历中的不合理用药占 34 1%。由此可见 ,药物使用管理不严 ,质量失控 ,甚至滥用药物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医院药事管理内容很多 ,在当前 ,主要拟做好以下工作。1 …  相似文献   
17.
丹参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下丹参中丹参酮 A、原儿茶醛的溶出情况。方法 以丹参酮 A、原儿茶醛的含量及出膏率为指标 ,用正交设计和单因素比较法对丹参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丹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 :用 8倍量的 70 %乙醇提取 2次 ,每次 2 h。结论 丹参提取工艺的研究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