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因重组干扰素γ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免疫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γ(rIFN-γ)1.0×10 ̄6U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并检测多项免疫学指标。结果表明,患者的总T淋巴细胞、L/T_8比值无明显改变,淋巴细胞表达Tac抗原和MHCⅡ类抗原的水平亦与治疗前相近;但淋巴细胞转化率由治疗前的异常升高降至正常范围,单核细胞HLA-DR表达由68%提高至79%,HLA-DP、-DQ的表达则增加了一倍以上。上述结果提示rIFN-γ对RA具有较强的体内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8岁。主诉大小关节疼痛6个月,发热、胸闷、心悸2个月余。1998年3月起先后出现近端指间、腕、肘、肩、膝、踝关节疼痛,呈对称性,受累关节无明显肿胀。7月初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5℃之间,青霉素治疗无效。自觉胸闷、心悸,活动后加重。门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给予地高辛、消心痛、依那普利、贝诺酯治疗。症状逐渐加重,于1998年9月24日收住院。入院后不规则发热、心慌、胸闷、气急加重,强迫半卧位,两肺底部出现细湿口罗音,心率110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3…  相似文献   
13.
14.
对1990年 ̄1996年间明确诊断的风湿性多肌痛(PMR)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伙风年龄≥50岁、出现里僵(80%)、四肢肢带肌僵痛(80%)、乏力970%)、发热(20%)及体重减轻(〉5kg)、血沉沉50mm/1h者,可拟诊为原发性PMR,即投予小剂量强的松(10mg/d)。若在数日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缓解者,更有利于诊断,但需注意排除颞动脉炎、多发性肌炎及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PMR。  相似文献   
15.
利尿剂引致痛风发作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44岁。因左(足母)趾反复发作性肿痛七月伴局部破溃一周于1995年11月25日就诊。病史:1995年4月出现左足背、(足母)趾近端肿痛,局部摄片未见异常,服芬必得十天后症状缓解。同年11月3日再次发作,局部发红,肿胀明显,索米痛治疗难以缓解疼痛,二周后局部溃破。发作期间无发热及其它关节疼痛病史,曾拟诊“丹毒”,“类风湿关节炎”及“化脓性骨髓炎”等疾病。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20余年,先后住院治疗十次,平素常以每日双氢克尿噻或速尿一片维持治疗,心衰发作时加大利尿剂剂量(速尿80mg/d~100mg/d,双氢克尿噻75mg/d),两次关节肿痛均为加大利尿剂治疗后1月~2月发作。体检:T36.5℃,瘦小体型,皮  相似文献   
16.
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 ,涉及一系列免疫反应 :抗原进入关节腔后诱导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 ,并上调粘附分子在外周血免疫细胞和滑膜上皮细胞上的表达 ,招募炎症细胞向关节腔内聚集。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Ⅱ分子和T细胞受体结合形成的三分子复合物 (MHCⅡ Ag TcR)激活T细胞 ,加上粘附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上调 ,导致细胞因子进一步释放。这些促炎症细胞因子刺激滑膜纤维母细胞、巨噬细胞、软骨细胞增生 ,又反过来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 …  相似文献   
17.
Serum pancreatic tissue carcinoma antigen (PCA) was measured by ELISA in 396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rcinoma (PC) and other diseases diagnosed by clinical examination, histopathology and operation. Serum PCA more than 300 U/ml was considered as diagnostic value for PC and 30-299 U/ml as probable index for PC. The sensitivity of PCA for PC was 78.2% (43/55), and the specifity 94.6%. The positive rate of PCA in other diseases were 0-13.3%. Combin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PCA with B-mode ultrasonic scanning (BU). CT and/or ERCP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ay increase the diagnostic rate of PC to 89-91%, and with the "cocktail" of CA19-9,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nd RNase-C, PC be diagnosed in 88.9%. Therefore, it is suggest that PCA si a promising tumor market of PC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relative specificit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住院确诊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结果类风湿关节炎除典型的多关节病变外,还可有皮肤、血管、血液、心、肾、肝、肺、神经及全身表现.结论临床对RA的关节外表现应给予足够重视,认真鉴别、分清主次,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用蛋白分离技术从胰腺导管细胞癌组织中提取了一种胰癌组织抗原(PCA),并进行了免疫特性鉴定及免疫荧光组织定位研究,证明PCA存在于癌细胞浆及细胞膜上,并可排泌于癌细胞处进入血循环。PCA有比较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家兔获得高效价抗血清。用纯化的PCA抗体建立了PCA酶联免疫全定量检测法,检测223份胰腺癌等消化系肿瘤及消化系良性病血清。结果表明,PCA与AFP、CEA、POA等不同,是对胰腺癌比较特异的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霉酚酸酯治疗白塞病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白塞病 (Behcet's disease)是一种以反复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色素膜炎、关节炎、血栓性静脉炎等为特点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疾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血管炎 ,病因不明 ,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有关。目前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霉酚酸酯 (m ycophenolate mofetil)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 ,不良反应少而轻 [1 ] 。我们从 1998年 4月开始试用霉酚酸酯治疗白塞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资料  2 3例治疗对象均为本科住院患者 ,均符合1990年国际白塞病研究组制定的分类标准 [2 ] 。男 10例、女13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