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杨一萍  俞萍  孟敏  邓黔珍 《贵州医药》2004,28(9):819-820
耳廓假性囊肿又称软骨间积液,为无菌性浆液性渗出,多见于耳廓外侧面上半部,呈局限性半球形突起的囊性肿胀,多见于男性,病因目前尚不明了,后期病变局部增厚,积液机化形成硬节,自然病程长短不一,多年来,耳鼻咽喉科常采用局部手术引流或激光打洞引流等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复发,因是入侵性治疗,常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  相似文献   
83.
目的:明确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药效学作用。方法:10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IG小剂量组,CIG中剂量组,CIG大剂量组,尼莫地平组,血塞通组),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手术(假手术组只游离,不结扎),以尼莫地平和血塞通作为阳性对照药,术后6小时开始,按1mL/100g体重给予灌胃给药,每日一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30日及90日进行Morris水迷宫、物体识别实验和避暗实验,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给药30日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物体识别指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后物体识别指数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90日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物体识别指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后物体识别指数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加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予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给药后,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苷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84.
三黄洗剂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分析(附典型病例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敏  于梅  朱红岩 《齐鲁药事》2007,26(7):413-414
目的制订三黄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黄柏。采用相对密度法控制洗剂浓度。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相对密度法可控制总出药体积。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供本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5.
孟敏 《河北医学》2008,14(6):675-676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拉米夫定100mg及胸腺肽20 mg,每日1次口服或肌注;对照组保肝对症:肌苷、维生素C、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92.9%,HBV-DNA阴转率89.3%;对照组ALT复常率为34.6%,HBV-DNA阴转率15.4%。结论:联合胸腺肽α1,弥补拉米夫定缺失免疫调节作用的缺点,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原研药与仿制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恩替卡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评价。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仿制恩替卡韦与原研恩替卡韦相比,用药12周及48周后,其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血清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疗程的亚组分析显示,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从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考虑,恩替卡韦仿制药和原研药并无明显差异。但受限于纳入文献质量和数量,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RCT来证实该结论。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分析发病于计划免疫月龄前的麻疹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小于8月龄的麻疹患儿110例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临床症状典型,均有发热和出疹,97.3%有卡他症状,89.1%见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s斑),且大多伴有进食进饮呛咳和腹泻症状,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结论:麻疹传染性极强,出疹前(前驱期)诊断困难,医院儿科门诊传播不容忽视,门诊传播易使疫情扩散,需加强疫情监控,做好儿童发热门诊管理。  相似文献   
89.
浅谈临床药师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自身健康,保持世代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迄今为止,在疾病的治疗中,绝大部分是通过用药获得疗效的。为了人类生存和健康,不仅要研制更多更有效的药物,而且应该适当合理使用现有的药物,让其发挥应有的生物医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知识与技能。在传统的治疗模式中,药物治疗决策的任务几乎完全由医生来承担。然而,研究显示,医生在治疗决策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尽管相当部分的错误并没有造成损害或及时阻截,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在结石祛除后胆管壁病变的变化和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从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2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胆道镜图片资料。选取每位患者其中一支有铸型结石的胆管为目标胆管,观察目标胆管在取石完成后即刻的管壁病变情况包括:黏膜充血及脱失、管壁硬化、黏膜下血管网萎缩、胆管狭窄、胆管扩张、黏膜新生物等,并在随访期内对以上黏膜病变的转归进行观察记录,评价是否有好转、不变、恶化。结果 24支目标胆管在取石后95.8%存在黏膜充血及脱失;54.1%存在胆管硬化病变;100%存在黏膜下血管网萎缩,黏膜显现苍白;33.3%存在胆管狭窄;83.3%存在胆管扩张;16.6%的胆管可见乳头样新生物。经3~165周的观察发现:100%的黏膜水肿和脱失可以在1~3周内好转;15.3%的胆管硬化病变稍有好转;黏膜下血管网均未见明显恢复;胆管扩张持续存在;75%胆管狭窄恶化。有2例患者的扩张胆管内发现“草笼”状结构的絮状物。结论 肝胆管结石取净后,急性炎症性黏膜病变在短期内有明显好转,但慢性硬化性胆管的管壁病变依然存在甚至会有加重趋势,这可能是导致患者结石复发和胆管癌变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