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3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价值戴梅美,姜藻,朱梁军(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南京210009)中国图书分类号R979.19;R730.551材料和方法1.1153SM-EDTMP注射液北京原子能研究所产品,按剂量37MBQ·?..  相似文献   
103.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剂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剂对血管内皮细胞VEC-304的作用,为超声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A)组;单纯微泡剂(B)组;单纯超声(C)组,因给予不同时间的超声辐照又分为C1组(60S)、C2组(90s)、C3组(120S)和C4组(150S);超声联合微泡剂(D)组,因加入微泡剂后立即给予不同时间的超声辐照又分为D1组(60S)、D2组(90S)、D3组(120S)和D4组(150S)。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活性氧(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超声联合微泡剂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增殖;C3、D3组培养液中ROS活力显著高于A、B两组(P〈0.01),SOD活力显著低于A、B两组(P〈0.01),且D3组效应比C3组更为明显;C3、D3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A、B组(P〈0.01),D3组高于C3组(P〈0.05)。结论: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剂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外ROS的活力来诱导对细胞的损伤和凋亡。  相似文献   
104.
奥曲肽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全组共收集 4 5例患者。治疗组2 0例 ,,使用奥曲肽 0 1mg ,皮下注射 ,每 8小时一次 ,每周 5天 ,直至进展。对照组 2 5例 ,接受积极的支持治疗。 2个月进行 1次评价。结果 :治疗组 1例PR ,对照组 0例PR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 7个月 ,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中位TTP为 5个月 ,对照组中位TTP为 3个月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生活质量治疗组较对照组有较明显提高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治疗组明显减少。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奥曲肽治疗晚期肝癌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5.
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9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HO8910人卵巢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紫杉醇对MMP-2、MMP-9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紫杉醇对HO8910细胞的抑制率;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紫杉醇作用于HO8910细胞时MMP-2、MMP-9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紫杉醇在达10-7mol/L以上浓度时对HO8910细胞抑制率>30%(P<0.01);10-8mol/L以上浓度时紫杉醇可下调MMP-2、MMP-9 mRNA的表达,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在10-7mol/L以上浓度,HO8910细胞对紫杉醇具有药物敏感性;紫杉醇可能通过抑制MMP-2、MMP-9 mRNA的表达,抑制肿瘤的侵袭及转移。  相似文献   
106.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是一类具有信号转导功能的转录因子家族,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现就Stat3、Stat5在人类肿瘤中的持续激活及其在肿瘤分子靶向干预治疗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王敏  姜藻 《实用肿瘤杂志》2010,25(3):284-28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薏苡仁酯对胃癌BGC-823细胞株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薏苡仁酯作用胃癌BGC-82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黏附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实验检测细胞黏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CD44、CD133表达。结果薏苡仁酯可抑制BGC-823细胞增殖,其增殖抑制效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经薏苡仁酯作用后细胞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降低;CD44、CD133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与薏苡仁酯浓度亦呈负相关。结论薏苡仁酯能降低胃癌黏附、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CD44、CD13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8.
~(153)Sm—EDTMP治疗继发性恶性骨肿瘤36例(剂量37MBq/kg).36例中,轻度疼痛者7例,中度疼痛者19例,重度疼痛者10例。治疗后,疼痛消失者9例,减轻者16例,缓解者9例,2例无效。疼痛消失者均为轻中度疼痛,总有效率为94.4%。平均有效期为24.7±20.3天。大多数病例血常规、肝功和肾功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9.
苏沐  姜藻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6):471-474,47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表皮生长因子基因(erbB)家族的一员,在许多上皮性肿瘤中,EGFR可以被异常活化。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可以通过作用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增殖、凋亡调控以及血管生成而对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起作用。早在20多年前,Mendelsohn等就提出EGFR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这种想法已成为现实,现已有两类EGFR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疗效确切,包括:针对EGFR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于EGFR结构域中的胞内部分,和三磷酸腺苷竞争性结合胞内的三磷酸腺苷结合位点,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阻断受体催化活性,进而阻止下游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荧光光谱法测定外周血DNA对恶性肿瘤的筛选价值。方法提取恶性实体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正常人外周血DNA各50份,应用镧系离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检测其荧光强度。结果恶性实体瘤、白血病、MDS及正常人外周血DNA荧光强度分别为:345.645±28.004、322.988±43.530、308.477±33.834、276.152±29.442,3组恶性疾病患者外周血DNA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且3组之间荧光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DNA荧光检测对于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筛选价值,且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