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21.
目的研究FIP1L1-PDGFRA融合基因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中的表达,评价伊马替尼对HES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ES病例F/P融合基因,对阳性标本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观察4例伊马替尼治疗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FISH检测15例标本,1例(8.3%)检测到F/P融合基因。RT-PCR检测24例标本,4例(16.7%)阳性,其中1例用FISH亦检测到F/P融合基因。2例F/P阳性患者,在伊马替尼治疗后短期内均达血液学完全缓解,其中1例达分子生物学缓解。2例F/P阴性者,1例在治疗1月后达血液学完全缓解,另1例于治疗第1天死于急性左心衰。结论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是恶性克隆性HES发病的分子基础,伊马替尼治疗F/P阳性患者的血液学缓解率达100%,对部分F/P阴性患者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骨健康状况及药物防治现况。方法对15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和药物干预情况的信息,所有数据用Excel表格进行处理。结果 15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2.52%(34/151),唑来膦酸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构成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方案;骨量减少发生率为30.46%(46/151),其中符合相关指南推荐的合并2个危险因素的中危患者,药物治疗方案为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未使用唑来膦酸。结论临床应综合骨密度、FRAX评分及患者个体情况,加强对乳腺癌患者骨折风险评估及防治。  相似文献   
23.
史杨  王娜  张小环  吴玉  邱雪洲  姚利 《安徽医药》2023,27(2):401-404
目的 探讨苏叶黄连汤直肠滴入治疗重症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产科住院治疗确诊为重症妊娠剧吐病人共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按照妊娠剧吐临床处理专家共识给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苏叶黄连汤直肠滴入,比较两组在改善症状、尿酮体转阴时间、复发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5 d和治疗后10 d,两组恶心呕吐妊娠专用量化表评分(PUQE)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5 d和治疗后10 d PUQE评分分别为(11.91±1.51)分、(7.97±1.47)分,均低于对照组(13.05±2.13)分、(11.13±2.20)分(均P<0.05)。治疗组尿酮体转阴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39±0.80)d比(2.81±0.83)d,P<0.05];随访至孕28周观察两组病人的复发情况,两组病人在治疗后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叶黄连汤直肠滴入联合西药治疗重症妊娠剧吐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重症妊娠剧吐病人的症状、缩短尿酮体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24.
RT-PCR是检测BCR-ABL蠹合基因的主要手段。本文阐述了不同临床表型的BCR-ABL 蠹合基因及其RT-PCR检测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即结果的正确评估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5.
1 病例介绍 女,57岁.因患者双侧大隐静脉曲张10余年,于1998年7月13日入院.一般情况尚好,经Perthes和Pratt实验,双侧下肢深静脉通畅.入院第5天行右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手术顺利,出血约100ml,术后患肢抬高30度,末梢循环良好,下肢伤口无红肿.  相似文献   
26.
柴华旗  黎曼  贺丹  姚利  王玮  李明  熊重祥 《江苏医药》2005,31(4):298-299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1/TRAF2)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是否相关。方法14例正常人和20例活动期SLE患者(SLE活动指数以SLEDAI为判断标准),取静脉血分离PB—MC,采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TRAF1和TRAF2 mRNA表达。结果TRAF1 mRNA在SLE患者PBMC的表达较正常人为高,但与SLEDAI指数无相关性。TRAF2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结论TRAF1/TRAF2基因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负性情绪、睡眠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采用全程介入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睡眠时间、数字评分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睡眠、疼痛及存活率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与抑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一年、三年、五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介入心理干预可以降低胃癌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延长患者睡眠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及提高患者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2006年2月~2007年3月我们对88例3岁至15岁的儿童进行临床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等诊断方法确诊为鼻炎鼻窦炎患儿和50例无伴发鼻窦炎的儿童进行了声导抗检查,患儿均行耳镜检查、鼓气耳镜检查.用声导抗仪进行鼓室压图检测,分析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 88例鼻炎鼻窦炎患者鼓室压图异常(B型)35例+C型28例.对照组10耳B型曲线,两组之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保守治疗抗炎、丙酸倍氯米松喷鼻,氨溴索口服,且对有鼻窦炎的患儿行鼻负压吸引2个月后,可改善鼻腔通气;同时为2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行鼓膜置管可改善中耳负压,复查声导抗多数患儿的听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的成因并非是一种因素作用,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鼻炎鼻窦炎患儿应常规进行耳部并声导抗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诊断分泌性中耳炎,并给予抗炎、抗过敏、鼓室通气治疗,以防导致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 AQP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 与鼻息肉水肿形成及发展的关系。方法: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下鼻甲黏膜30例和鼻息肉组织60例。鼻息肉组Ⅱ型1期10例, 2期15例, 3期25例,Ⅲ型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1在不同类型及不同临床分期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不同类型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鼻息肉上皮层AQP1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下鼻甲黏膜(P<0 01); 不同分型分期鼻息肉上皮层AQP1的阳性细胞数又有差异,Ⅱ型3期和Ⅲ型鼻息肉显著低于Ⅱ型1期鼻息肉(P<0 01); 而在鼻息肉血管内皮及腺体细胞中的AQP1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P<0 01); (2)Ⅱ型3期和Ⅲ型鼻息肉血管内皮中AQP1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Ⅱ型1期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上皮下组织(P<0 01)。结论:AQP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
袁洋  姚利  钟思佳  施瑞怡 《全科护理》2023,(23):3285-3288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生命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首次化疗的159例肺癌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Piper疲乏量表(PFS)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调查,收集首次化疗、第6次化疗后PFS及生命质量得分。结果:159例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CRF得分为(4.04±2.06)分,处于中度疲乏水平。Pearson分析显示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癌因性疲乏程度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程度越高生命质量越低。癌因性疲乏发生会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病人生命质量,临床上应重视,建立相关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